课件编号20158733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2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讲练)(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140957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讲练,2024年,古代,解析,原卷版,经济发展
    专题02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目 录 考情分析 知识建构 梳理预测 考点一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核心提炼·考点梳理】 【学科素养·探究提升】 【中考演练·命题预测】 考点二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核心提炼·考点梳理】 【学科素养·探究提升】 【中考演练·命题预测】 考点三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核心提炼·考点梳理】 【学科素养·探究提升】 【中考演练·命题预测】 考点四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核心提炼·考点梳理】 【学科素养·探究提升】 【中考演练·命题预测】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古代农业的发展 能够通过中国古代的经济成就,了解生产力发展对政治、社会、文化变革的推动作用;(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古代经济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古代经济包含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等方面;揭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从命题趋势来看,中国古代政经济中的原始农业多以选择题呈现、宋代经济、经济重心的南移多以材料题形式进行考查。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 考点一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原始农耕时期 (1)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2)原始农业发展:由“刀耕火种”到使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3)农作物:半坡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 西周 实行井田制,促进了农业发展,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春秋 战国 (1)铁制农具和牛耕在春秋时期出现,战国进一步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2)商鞅变法中,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3)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促进了成都平原地区农业的发展 西汉 (1)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增加农业劳动力;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汉文帝、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减轻赋税徭役(“文景之治”);汉武帝注重发展农业,尤其重视兴修水利 (2)工具: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促进了汉朝经济的发展 (3)农作物:张骞通西域后,从西域引进苜蓿、葡萄、石榴、核桃等作物 东汉 减轻农民负担,社会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光武中兴”) 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时,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吴国开发江东地区 (2)东晋南朝;兴修水利,推广和改进犁耕、育种等技术,实行麦稻兼作,种植双季稻,水稻采用育秧移栽 (3)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的生产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隋朝 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唐朝 (1)唐太宗,减轻农民的税赋劳役,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武则天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唐玄宗统治前期,兴修水利,重视农耕技术的发展,限制土地兼并 (2)唐代改进的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宋朝 (1)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秧马的使用提高了劳动效率;推广复种技术,粮食产量增加 (2)农作物: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宋朝时,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3)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种植区在南宋时期向北推广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元朝 元世祖重视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明朝 (1)农作物:从美洲引进了新物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2)农业著作:①明朝后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