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初2024届(九下)二调考试物理试题 (与化学合堂共用120分钟 g取10N/kg)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并统一全国标准的度量衡,其中“度、量、衡”分别表示的 是( ) A.温度、质量、时间 B.体积、质量、长度 C.长度、体积、质量 D.长度、质量、体积 2.中国古代一位科学家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 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如图。结合 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早提出地磁偏角的是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 B.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C.指南针能指南北是因为地磁场的作用 D.地球表面的地磁场的强弱处处相同 3.如图所示是朱雀二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时的场景。该运载火箭箭 体长约60m,小明分别截取了火箭发射前后相隔10s的两幅图像甲、乙,由此可推断出火箭的 平均速度最接近( ) A.5m/s B.9m/s C.15m/s D.18m/s 甲 乙 4.利用Tracker工具软件能够在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自动定位一次物体的位置。如图所示, 某次小明利用该软件同时追踪从同一位置a同时向右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经过一段时间两物 体先后到达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的运动速度越来越慢 C.以乙为参照物,甲向右运动 D.从a到b,甲、乙两物体平均速度之比为3:5 1 {#{QQABAY4AhwggwCAwAgotRBACARBg4CbQUQGHwACgkMQQskJAEAQAJCEoIoGGAxQBCAMCKMAAZIACCyIBFFIFAKBAC=A}#=}#} 5.两个长方体物体甲、乙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与地面接触的底面积关系为S甲 >S乙,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虚线对角线切去上半部分,则剩余下半部分对地 面的压力F甲、F乙和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 A.F甲>F乙 B.p甲>p乙 C.p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