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59890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25409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一,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5课古代的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了解这一时期非洲和美洲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最后一课,与本单元的其他课文的关系是并列关系,共同呈现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而本课主要体现这时期非洲、美洲文明的多样性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本课上承第一单元中古埃及文明的内容,下启第三单元全球航路开辟影响之下的非洲与美洲,从古代非洲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两个子目,两个主体分别讲述了中古时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本土各文明以及哥伦布发现之前的美洲本土的文明概况,为学生全面理解非洲与美洲历史提供重要的依据。 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平均年龄在16岁左右,从思维逻辑上看,他们处于抽象逻辑正在发展的阶段,对于复杂的问题能够进行思考和回答,但你对于过于抽象的问题仍旧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从之时基础上看,对于本课的知识,由于学生在初中并没有涉及,学生的已知大多来源于课外知识,可能对玛雅文明、津巴布韦文明有些许了解,但对整体的非洲美洲文明发展情况的知识依旧空白;且长期以来古代美洲非洲被视为文明边缘区域,其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容易为学生所忽视;再加上高一学生对“神秘”的非洲、美洲比较感兴趣,且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出土文物材料、文明遗址照片、灵活的方法吸引学生兴趣,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其抽象思考深刻理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树立尊重包容的文明观、世界观。 教学目标 ①能够在世界地图和时间年表中准确定位古代非洲和美洲主要文明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时空观念); ②能通过典型例子例如古代西非、玛雅文明,并结合多种史料的解读,比较全面的概括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③能够通过对中古时期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文明的简要比较,认识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与统一,树立尊重包容的文明观、世界观(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以东非、西非、南非为代表的古代非洲文明和以玛雅文明、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为代表的美洲文明的特点及其社会情况。 教学难点 认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树立尊重、包容的文明观、世界观。 教法学法 教法 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相结合 学法 自主预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展示非洲相关的照片和材料,向学生提问他们印象中的非洲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引起本课的主题“古代非洲和美洲”。 材料一:“2006年中非峰会前后,《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次调查牵涉到5080名受访的中国人。在他们对于非洲的理解中,‘饥饿’、‘原始’、‘战乱’排在第一位,然后才是‘友好’、‘热情’和‘活力’。这种看法到现在仍未有多少变化。” —北京大学李安山教授(2018)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为什么人们现在提起非洲都是“黑、穷、落后”这样的字样,难道非洲一直都是这样在发展吗?怀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起去看看古代的非洲世界,看看古代的非洲和今日的非洲有什么区别呢? 采取层层递进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本课。 【新课 教学】 一、探秘非洲 古代非洲文明的表现 1.版图人的贡献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并从农业、手工业和迁徙情况三个层面进行总结。 材料一:在迁徙过程中,班图人与其他族相互融合形成一些新的部落或民族…他们由赤道附近的某一地区扩散到赤道以南的广大地区,并且人口不断增殖繁衍。在迁徙过程中互相流动和混合,大的部落联盟的建立,使原始氏族制日趋瓦解,一些地区出现了国家组织。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