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复习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积 累 运 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壮哉(zāi) 抖擞(sǒu) 鱼鳞(lín) 波澜(lán) B.快艇(tǐnɡ) 舀水(yǎo) 履行(lǚ) 灰烬(jìn) C.玲珑(lónɡ) 汤勺(sháo) 陵园(lín) 奉命(fènɡ) D.矛盾(máo) 海域(yù) 喉咙(hóu) 搅拌(jiǎo)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国家繁荣昌盛,百姓才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B.只有国家富强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C.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许多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 D.昔日的圣地,如今已是内忧外患,一片萧瑟了。 3.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圆明园的毁灭( )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 的损失! A.不仅……还…… B.要么……要么…… C.虽然……但是…… D.尽管……但是…… 4.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那神色,仿佛是罗丹在打量雕塑作品。 B.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C.流连于圆明园,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D.望着这绿油油的麦苗,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金灿灿的麦子。 5.在朗读时,如何把充沛的感情表达出来呢?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首先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做到朗读流利。 B.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C.只要大声朗读,就能把充沛的感情表达出来。 D.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 6.下列诗句中划线字或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死去元知万事空(基本) 王师北定中原日(皇上的老师) B.西湖歌舞几时休(休息) 家祭无忘告乃翁(我的父亲) C.万马齐喑究可哀(沉默) 九州生气恃风雷(依靠) D.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执行) 直把杭州作汴州(一直把) 7.学习课文前,查找资料,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等资料,有利于我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下列关于课文的资料,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是当时南宋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求苟且偷安,政治上腐败 无能,社会暗无天日。 B《少年中国说(节选)》的写作目的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纠 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 尊心和自信心。 C.《圆明园的毁灭》的历史背景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英法联军对中国肆无忌惮地 侵略。 D.《示儿》的写作背景是作者看到当朝统治者即将恢复失地,但作者已处弥留之际,因此 告诉儿子要等收复后以祭祀的方式告诉他。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读课文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 B.“《已亥杂诗》的作者是龚自珍写的。”这句话没有语病。 C.“丰衣足食、多事之秋、路不拾遗”这几个词都可以用来形容太平盛世。 D. “天公”就是老天爷,“重抖擞”就是重新振作起来。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生气”的意思是“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 ) 2.《少年中国说(节选)》运用了象征、排比等手法,热烈赞颂少年中国光辉灿烂的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愤图强。 ( ) 3.读本单元的课文,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还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 ) 4.闻一多的《七子之歌》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强烈感情。 ( ) 5.《圆明园的毁灭》中作者文笔高超,向我们展示了圆明园宏伟的建筑和珍贵的历史文物,表现了作者对侵略者无耻行径的痛恨。 ( ) 阅 读 感 悟 三、课内阅读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滕 腾)渊,(鳞 麟)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 冀),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