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63712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共18张PPT)--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249620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8张,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
  • cover
(课件网)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 的 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上) 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时期(220年 - 280年) 魏 蜀 吴 曹丕于220年称帝 刘备于221年称帝 孙权于229年称帝 三国鼎立 一、三国与西晋 2、西晋(266年-316年) 司马炎于266年称帝 316年 西晋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晋书·惠帝纪》 晋惠帝 贾南风 “毁天灭地二人组” 【课堂探究】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 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争权夺利 八王之乱 2、 地方割据势力 【课堂探究】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 (3)少数民族内迁 鲜卑、匈奴、羯、羌、氐 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 气温下降、生存环境恶劣 材料一 西汉期间全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6‰—7‰。西汉末期,元始二年(公元2年)在其直接统治的郡、国范围内约有6000万人。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 材料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大致确定一个下限,即三国时期人口最多时至少有多少人口。我以为,在原东汉的疆域范围内,到三国末期有3000万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 中原地区人口锐减 一、三国与西晋 【课堂探究】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 五胡乱华 三、十六国与北朝 3、十六国(304年 - 439年) 二、东晋与南朝 4、东晋(317年 - 420年) 帮助 司马睿于317年在建康重建晋朝 士族 “王与马 共天下” 重点探讨 东晋 政治特点:士族专权 形成原因: (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2)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经营庄园,渐成割据。 (3)政治原因:皇帝依赖士族支持。 (4)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为士族提供政治保障。 .从前秦统一北方到淝水之战 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前锋被击败于淝水。强大的前秦政权一败之后迅速崩溃。 ◎淝水之战形势图 【思考】淝水之战中,前秦兵力80万,而东晋兵力仅8万,兵力相差如此悬殊,前秦为何战败?东晋凭什么以少胜多? 前秦 军队民族成分复杂,部分民族不满前秦统治,希望其战败以摆脱统治。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东晋 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指挥得当。 东晋 三、十六国与北朝 二、东晋与南朝 5、南朝(420年 - 589年) 刘 宋 420年—479年 南 齐 479年—502年 南 梁 502年—557年 陈 朝 557年—589年 二、东晋与南朝 (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亩……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课堂探究】江南的开发 南方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 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南方社会相对安定,长期处于和平环境。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 三、十六国与北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 拓跋宏 北魏王朝第七位皇帝 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措施 内容 经济 均田制 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分为两类田地:露田(身死还田)桑田(子孙相继)。 土地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租调制 固定租调数额。新租调规定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每年交纳帛一匹,粟二石。(租:粮食。调:绢帛) 政治 整顿吏治 考核官员,优者升迁,差则降职;制定俸禄制度 三长制 采用邻、里、党 的乡官组织 抑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