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64481

第二单元:家国情怀-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与主题阅读专项训练(统编版)(含解析)

日期:2024-06-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1838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二,统编,训练,专项,阅读
  • cover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与主题阅读 一、思维导图 二、课文内容 《黄河颂》本文通过赞美源远流长、气势宏伟的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团结抗战的坚定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老山界》课文真实、生动地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歌颂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谁是最可爱的人》本文真实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歌颂了他们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热情赞颂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土地的誓言》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沦陷的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以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作者对沦亡故乡强烈的思念之情,并发出了为解放故乡不惜牺牲生命的誓言。 《木兰诗》这首诗通过叙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三、阅读考点 考点1 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指的是抒发情感的方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①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这种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是利用判断来进行。 ③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 (1)借景抒情: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主观感情。借景抒情,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可分为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情写乐景、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等。 (2)寓情于景:常常是情感先行,诗人将情注人所描写的景中,不同的情会给景物着上不同的感彩。即作者在创作时把先前饱藏于胸中的某种感情,外射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使所描写的景物渗透着某种主观感彩,从而生成意境。 (3)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地,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考点2 赏析词句 一、修辞角度 (一)记叙文常见修辞类型: 1.比喻: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将A比作B,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类型: 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作用:将……人格化,赋予……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强调突出人或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要表达的感情。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4.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突出某某事物的……特征,加强了……感情。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设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 6.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作用:加强语气,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增加文章情感的表达。 7.对偶: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 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