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66532

4.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3课时)课件(共16张PPT)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1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56472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4.12.2,16张,七年级,生物,北师大,PPT
  • cover
(课件网)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其他感觉器官 第十二章 第二节 神经系统以什么样的方式调节人体的各种复杂反应? 感受器 效应器 传入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反射形成过程 神经中枢 (接受刺激) (做出反应) 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的组成中感受器主要感受外界的刺激,感受器的结构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一些复杂的感受器周围还出现特殊的辅助结构,保证感受器有效的感受刺激,这样的感受器连同其辅助结构称为感受器官。 鼻(嗅觉) 舌(味觉) 皮肤(触、冷、热、痛、压) 其他感觉器官 嗅觉 当空气中分布着某些气味物质的 时候,我们用鼻吸气就能感受到气味的存在,这就是嗅觉 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嗅黏膜 气味与嗅觉感受器的接触方式:气体以回旋的方式与嗅黏膜接触,所以要想迅速辨别气味,应以短促而频繁的方式进行呼吸,深呼吸反而不易嗅到气味。 鼻(嗅觉) 鼻腔 气味 鼻黏膜 嗅神经 大脑皮层(嗅觉中枢) 嗅觉 刺激 产生兴奋 传入 注意:嗅觉不是在鼻腔内形成的,而是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中形成的。 嗅觉的形成过程:空气中的气味刺激嗅黏膜,使其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嗅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嗅觉中枢而引起嗅觉。 感觉器的适应 因为人的嗅觉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 西汉刘向的《后汉书》:“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能够溶解在唾液中的某些物质接触舌面时,往往会使我们感觉到某种味道,这就是味觉。 舌(味觉) 味觉感受器叫味蕾 舌(味觉) 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 酸、甜、苦、咸 辣是一种痛觉,只要有神经的地方都可以感受到。 舌乳头 舌(味觉)敏感度 味觉的敏感性差别: 舌的不同部位对不同味道感觉不一样;舌尖对甜、咸最敏感;舌的外侧对酸最敏感;舌根对苦最敏感。 味觉的感受 人的味觉感受要比上述四种丰富得多,原因是我们的口腔黏膜上还分布着大量其他性质的感受器,如触觉、痛觉,温度觉感受器等,特别是在品尝味道时还往往有嗅觉参与进来,这就使我们产生多种复合的感觉,综合地影响着我们对“味道”的感觉判断。 触觉 当我们身体的一定部位,特别是像手指、口唇、舌尖、鼻尖等处与外界物体接触时,都会不同程度地感觉到物体的存在,甚至可能对物体的形状、硬度、光滑程度等情况作出一定判断,这就是触觉。 触觉 敏感性的差别: 人体的唇、鼻尖、舌尖等触觉非常敏感,肢体的腹侧面比相对应的背侧面触觉更敏感。这种敏感性的差别反映了相应部位功能的适应性的差别,敏感部位的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 温度觉 皮肤温度感受器感受使皮肤温度发生变化的刺激:当刺激使皮肤温度下降时,会感觉“冷”;当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时,则感觉到“温”。 皮肤的某些点对(“冷”)刺激敏感,而另一些点则对(“温”)刺激敏感。说明冷与温的感受是分别由不同的感受器引起的。感受冷刺激(皮肤温度下降)叫冷感受器,感受温刺激(皮肤温度上升)的感受的感受器叫温感受器。 当我们接触外界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使皮肤和黏膜的温度也发生变化时,我们就会觉得冷了或热了,这就是温度觉 当人患了重感冒时,虽然身体很虚弱,却感觉平时最爱吃的菜也觉得没有味道,这是为什么 我们的口腔黏膜上分布有大量的感受器,味觉、触觉、痛觉等,在品尝味道时还有嗅觉参与进来,所以味道是一种复杂的感觉,在感冒时鼻塞使嗅觉不敏感,发热、头晕等都影响到各种感受器的感觉,所以患了重感冒的人吃饭时总是觉得没有味道。 其他感觉器官 嗅觉 味觉 触觉 温度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