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66701

【大单元教学】12.3 机械效率 课件(共36张PPT)+教学设计八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大单元整体设计(人教版)

日期:2024-05-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422338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教学设计,人教,设计,整体,简单机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整体教学】物理学科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分课时设计 课题 机械效率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机械效率是衡量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学习其他效率,如热机效率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节由“有用功和额外功”和“机械效率”两部分构成,其中机械效率是本节重点。教学中要通过实例仔细分析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便学生真正认识机械效率的含义。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本节的难点。教学中要组织学生经历测量的全过程,如让学生经历组装实验装置、测量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加实践体验。可以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机械使用历史发展的资料,通过汇报、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课程理念。 2.学习者分析 学生通过对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以及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前两节内容的学习,已经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也了解了功的原理以及滑轮的特点和应用,在此基础上他们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思维还明显依赖于直观形象的材料,缺乏理性思维的能力,所以应该尽量为他们创设直接简单的问题情境,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启发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知道三者之间的关系;(2)知道机械效率的概念,能结合具体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会计算机械效率;(3)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施实验方案的能力;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有关计算。教学难点是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评价量表 《机械效率》的评价量表任务列表任务要求(满分:20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任务一:认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会计算机械效率能正确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会计算机械效率(10分)任务二:测量机械效率能熟练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10分)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 任务一:引入新课 想想议议:使用简单机械,有的能省力,有的能省距离。使用机械可以省功吗? 观察图片思考,作出合理的猜想。 以问题为导入,激发学生是学习热情。 任务二:有用功和额外功 演示实验: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在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提升一定的高度,计算拉力做的功。在如图乙所示,利用动滑轮把同样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结论:使用机械做的功和直接用手做的功相等。实际在使用动滑轮的时候,还得克服动滑轮的重力,以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做功。所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还需要额外多做一部分功。为了达到目的,人们必须做的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在上面的实验中,克服钩码的重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克服机械自身部件的重力和摩擦力不得不做的功为额外功()。有用功跟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提问: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这种情况下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学生分别计算两次拉力做的功,第一次做的功:,第二次所做的功:如果忽略动滑轮重和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学生思考回答:提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桶所做的功是额外功。提水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让学生利用身边器材动手演示力的现象,对力有具体的感受,更能理解力的概念,再从生活中的事例分析跟容易归纳出力的概念。 任务三:机械效率 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