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66857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

日期:2024-05-20 科目:班会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235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3-2024,学年,高一,学期,重阳节,主题
  • cover
重阳节主题班会 一、引言 随着秋天的脚步渐近,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敬老节,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社会意义。本次班会我们将以“重阳节———敬 老爱老,传承美德”为主题,共同感受这个节日的独特魅力,并借此机会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家庭责任意识。 二、班会目的 1.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背景和意义,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增强团结互助精神。 3.通过亲子互动环节,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家庭和谐。 三、活动内容 1.重阳节习俗讲解:通过PPT或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佩戴茱萸等)以及现代庆祝方式。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其中一个比较流行的传说是在汉朝时期,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在重阳节这一天得到了神仙的指点,找到了躲避瘟疫的方法。他带着家人和乡亲们一起爬到山顶上,把茱萸插在身上,喝菊花酒,这样就可以避免瘟疫的侵袭。从此以后,人们就把重阳节这一天定为登高避灾的日子,并且在这一天要喝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还有一种说法是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动。在古代,人们认为九是最大的数字,代表着长久和长寿,所以在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和长寿。 此外,重阳节的起源还和古代的农业生产有关。在古代,九月初九是秋收的季节,人们在这一天要庆祝丰收,感恩大自然的恩赐。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登高: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喝菊花酒: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佩戴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祭祖:重阳节也是中国的祭祖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去祖先的坟墓前祭拜,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 晒秋:“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放纸鸢:放纸鸢是一种传统的风筝活动,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放风筝,并且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心愿,让风筝带着自己的心愿飞向天空。 赶秋节:“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