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67311

2024年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二)(山东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1173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
    2024年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二)(山东卷) (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本题8分)下面是小青同学在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稿,请你仔细阅读,完成小题。 ①一个国家是否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是否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曾经历风雨如huì( )的动荡年代;长期奋斗中,中国人民曾面临一次又一次挑战。然而,在危急关头和挑战面前,中国人民从不屈服,勇于斗争,②谱写了 的英雄史诗,孕育了以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为内涵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精神,蕴藏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闪耀于大好河山、广袤粮田,凝结于交织交融、同心同德的56个民族,体现于为实现梦想而执着前行的征程。③我们的民族精神引领着人民以创造、以奋斗、以团结、以梦想,收获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书写 的文明奇迹。④lì( )久弥新的民族精神,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1.(2分)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蕴藏(yùn cáng) 广袤(mào) 凝结(líng) B.蕴藏(yù cáng) 广袤(mào) 凝结(líng) C.蕴藏(yùn zàng) 广袤(máo) 凝结(níng) D.蕴藏(yùn cáng) 广袤(mào) 凝结(níng) 2.(2分)上面语段中空缺处字形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诲 历 B.晦 厉 C.诲 历 D.晦 历 3.(2分)为上面文段波浪线空缺处选用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气壮山河 彪炳史册 B.气象万千 附庸风雅 C.气冲斗牛 高屋建瓴 D.气宇轩昂 如火如荼 4.(2分)上面语段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D 2.D 3.A 4.A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蕴藏:yùn cáng,在内部蓄积。 广袤:guǎng mào,土地的长和宽。 凝结:níng jié,气体变成液体或液体变成固体。 故选D。 2.本题考查字形。 风雨如晦:fēng yǔ rú huì,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 历久弥新:lì jiǔ mí xīn,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3.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第一空: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气象万千:形容事物、景象多种多样,壮丽美观。气宇轩昂:形容人的风度、气概很不平凡的样子。根据“谱写了 的英雄史诗”语境可知,此处指英雄史诗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应使用“气壮山河”。 第二空:彪炳史册: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附庸风雅:①旧指官僚、地主、商人为了装点门面,抬高身份,结交知识分子,装做文化人的样子。②本来不懂,但也跟着别人 搞一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风雅的事。高屋建瓴:在高屋的顶上把瓶子中的水倒下来。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有利形势。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形容军容之盛。后用来形容气势旺盛或热烈。根据“书写 的文明奇迹”语境可知,此处指文明流传千秋万代, 应使用“彪炳史册”。 故选A。 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①句“一个国家是否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是否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语病是两面对一面,将两个“是否”均改为“的”。 故选A。 5.(本题4分)小明在搜集山东名人故事的时候,积累了很多中国名人的素材,以下是他收集的对联。 A.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B.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利丹心照古今。 C.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D.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E.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F.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般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1)(2分)上述对联,所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