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67497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统编版)(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5次 大小:2621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3-2024,文言文,原卷版,统编,阅读,比较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统编版) 一、【安徽省宣城市22-23学年八下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③,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期年:一年。 1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_____ (2)执策而临之 临_____ (3)策之不以其道 策_____ (4)反以报君 反_____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食之不能尽其材。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14. 结合语境,用原文回答问题。 (1)【甲】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 (2)【乙】文中“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原因是“_____” 15. 结合文本,谈谈甲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乙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案】12. ①. (1)有时 ②. (2)面对 ③. (3)马鞭,这里动词,用马鞭驱赶 ④. (4)同“返”,返回 13. (1)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2)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 14. ①.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15. 甲文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 乙文启示我们:①办事情要讲究方法策略;②重视人才,善待人才,才能得到人才。(答到其中一点即可)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 (1)句意: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或:有时; (2)句意: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临:面对; (3)句意:鞭打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鞭打; (4)句意:返回去把此事回报国君。反:同“返”,返回。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句中注意重点字词“食(喂),材(才能)”要理解正确; (2)句中注意重点字词“且(尚且),况(何况),生马(活马),乎(呢)” 要理解正确。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结合【甲】文“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不知马也”可知,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饲养马的人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故【甲】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其真不知马也”; 结合【乙】文“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可知,涓人对君王说:“死马花五百金购买,何况活马呢?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