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70604

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8226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辽宁省,质量,答案,版无,PDF,试题
  • cover
秘密★启用前 2023-2024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高 二 语 文 本试卷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命题单位:辽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孟子论性善,与一种道德责任意识有关,严格地说是对自己的道德责任,然后推己及 人,扩充为对他人、社会的道德责任。因此,孟子的性善论立足于人自身,表明一个人对 自己生命应负有道德责任,他称之为“尽心”。 性善说的基本意思是,人人有天生的善性,但这个善性是“四端”“萌蘗”,不是成熟 的品质,需要生长。善的生长需要努力。“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尽心上》),“尽心”才 能“知性”,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这是自我努力才有的结果。“尽心”就是道德上对自己承 担责任,不放任,不随波逐流,然后可以使善的天性成为自身主流、主宰。 关于道德生长,《论语》说“学”“修己”,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尽心”“存心”, 虽然“尽心”有内在的根源和动力,但“尽心”要养“大体”戒“小体”,“小体”就是自 身弱点、欲望,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似乎是寻常词,含义却非同小可, 意味自我节制,近于苦行。 天性之善是萌芽,生长要靠人的努力,人要对自己负责,性善论的这一层意思是确定 无疑的。性善论在儒学思想后来的发展中影响巨大,一个重要之点,就是激发道德的激情 和责任感。可是明确了性善与道德责任的关联,内含的问题就出来了。性善引申的道德责 任,是谁的责任?所有人的责任,还是部分人的责任? 孟子说性善是对所有人的判断,“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从人人皆有善性似乎会得出 人人应该尽心的结论,但是涉及具体论述,孟子未必是这个意思。 孟子多次说到,许多人事实上是难以尽心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 君子存之。”(《离娄下》)人之异于禽兽就是善性,可是“庶民”就丢掉了。也就是说,虽 然有善性,“庶民”却未能使善性生长成熟。其他还有类似说法:“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 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梁惠王上》)由此可知,孟子认为事实上能够 “尽心”的是士,未能“尽心”的则是“民”。 那么可否认为这是一个社会阶层的问题,能够尽心的是上层社会,底层社会则不行? 不能说没有这样的意思,但完全这样理解就有问题,肯定与孟子思想不符。所有人不分阶 级、出身,只要愿意努力,就能成为君子圣贤,这应该是孟子的本意。为避免社会阶层问 高二语文 第 1 页,共 8 页 题可能引出的分歧,本文取一稳妥的说法:不是社会上层与下层,而是人群中的少数与多 数,愿意“尽心”的是少数人,无此意愿的是多数人。事实上《孟子》一些章的叙述表明, 上层阶级的人未必能“尽心”,所以少数人和多数人的划分,简略的意义上是稳妥的。 人群中许多人不能“尽心”是事实,对这个事实的态度,可以看出孟子的观念,他并 不认为所有人都该“尽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放辟邪侈”无所不为,这当然不能放任不 管。但是孟子没有批评“民”,也没有提到教育“民”,而说制民之产,这是仁政思想,包 含了人性意识。教育“民”向善,与“制民之产”然后导“民”向善是不一样的。从人性 意识说,前者是认为“民”应该在道德上对自己负责,后者是认为“民”受社会环境影响, 向善还是向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