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22 伟大的悲剧 教学目标: 1.通过情节梳理,感受斯科特一行高尚的心灵和伟大的精神,从而理解作者作 传的原因。 2.归纳出传记文学的主要特点,并学习“传记文学之王”斯蒂芬·茨威格运用 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刻画传主形象的写作手法。 重点难点: 1.通过情节梳理,感受斯科特一行高尚的心灵和伟大的精神,从而理解作者作传的原因。 2.归纳传记文学的主要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闻报道导入 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能给予人类什么?人类又想从这荒凉的白色世界获取什么呢?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本文节选了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了解作家作品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他们的影响,成为著名的和平者。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上,作品有《三位大师》《最初的经历》等。 本文选自茨威格的传记文学《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课文标题为编者所加。所以,这篇课文从文体上来说,属于传记文学。 三、快速浏览,理清情节 1.通过浏览,你知道斯科特一行共有几人?他们去南极干什么? 明确:斯科特一行共有5人,他们想成为第一次踏上南极的人。 2.用一句话概括全文。 明确:1912年,英国的斯科特一行五人来到南极点,却发现已落于挪威人阿蒙森之后,垂头丧气地返回时不幸全部遇难。 初步体会“悲剧”和“伟大” 齐读课题,思考: 1.为什么说斯科特一行人的南极之行是场“悲剧”? 明确:①被对手抢先,没有成为首批到达南极的人,没有实现目标———迟到的“惜败”之悲。 ②与恶劣环境抗争两个多月仍不幸全部被冰雪吞噬———抗争后的死亡之悲。 2.既然是悲剧,又为何是“伟大的”? 明确: 斯科特一行人为了人类的探险事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冰雪荒原里他们没有放弃始终坚持不懈在走;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放弃了生命;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坚持在写信…… 五、感受“失败”后的坦然与诚信 1.补充介绍斯科特和阿蒙森两支队伍南极之行的背景。 斯科特被英国人称为20世纪初探险时代的伟大英雄。1910年6月1日,他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向南极点发起冲刺。当时,挪威人阿蒙森也率领着另外一支探险队向南极点进发。两支队伍展开了激烈角逐,都想争取“国家荣誉”,第一个在南极点插上自己国家的国旗。结果阿蒙森队于1911年12月14日捷足先登,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6日才抵达,比阿蒙森队晚了一个多月。 斯科特一行人早在1910年6月1日就离开了英国向着南极点进发,历时一年半多才最终抵达南极点,正当他们热情高涨的行走在白色雪原上,自信满满地以为要完成“为人类所做的决定性业绩”时却突然发现第二名到达已成事实。如果此时你是其中一名成员,你会怎么想? 预设:难过 沮丧 失望 不服 愤怒 …… 2.细读课文,画出能体现斯科特等人的心情的语句,说一说他们一行人是怎么想的。 明确: ①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②“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③“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④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