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78535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1045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语文,解析,原卷版,试题,期中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试题卷 2024.04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这大好春光中,学校组织开展以“踏青寻春,感受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适逢南风暖窗,话春游。 先秦·浪漫诗意 ①先秦时就已经有了春游,那个时期的郊游以浪漫闻名。②大家所熟知的“诗经”中,有许多描写爱情的诗篇,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郊游时所做的。③孔子推崇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也颇具浪漫色形。④你听,泗水河边,夫子拨弦;弟子和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琴声歌声融进暖暖的春日里,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魏晋·【甲】 魏晋时期的文人常借踏青之机交游,这是他们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流连于山水之间,他们一起品茶,饮酒,赋诗。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可称得上“旅游大咖”。他和友人共聚会稽山,在水边交游,还玩起了漂流杯的游戏曲水流觞。此次聚会收获了37首诗篇。酒酣耳热之际,王羲之还提笔挥毫,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因此,永和九年暮春时节的这场文人雅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春游。 唐朝·【乙】 到了唐代,春游已成了一项全民活动,主要在上巳、寒食、清明时节展开。这些节日可是唐代官吏的公休假日!每到这时,唐玄宗还会给百官发“旅游基金”呢!说起资深的“旅游博主”,白居易绝对算一个。他徜徉于“绿杨阴里白沙堤”上,乐而忘返。那时,不仅官家喜爱乘兴出游,百姓也喜爱郊游宴饮。在挖掘出的一座唐代家族墓壁画上,主人带着家juàn及宾客在郊外游玩宴请。花草树木奇石都在这些人的周围,成就了一幅春意盎然的野外宴请图。“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的诗句,让人仿佛看到这样的景象:城外远郊的阡陌上,踏青赏春的人们络绎不jué,好不热闹! 宋朝·健身休闲 宋朝的春游,内容更加多元化。除了赏花、品茶、写诗,人们还会开展一些体育活动:蹴鞠,射柳,荡秋千,放风筝宋朝人,无论文人武士还是大家闺秀,几乎都会玩蹴鞠。人们趁着春融日暖,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宋人的春游活动如此丰富多彩,有没有给你的春游带来一些启发呢?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据拼音写出汉字 A.和歌__ B.阡陌__ C.络绎不jué__ D.家juàn___ 2. 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四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根据语境,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恰当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交游赋诗②挥毫泼墨③假日公休④全民狂欢 A. 【甲】②【乙】③ B. 【甲】①【乙】④ C. 【甲】①【乙】③ D. 【甲】②【乙】④ 【答案】1. ①. A.hè ②. B.qiān ③. C.绝 ④. D.眷2. A3. B 【解析】 【1题】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和歌:读音hè gē,指与“夫子拨弦”相对的,弟子们应和的歌声。在这里,“和歌”可以理解为弟子们随着夫子的琴声而唱出的歌声,是一种和谐、应和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情谊和和谐。因此,在本文段中,“和歌”是正确的表述,指的是弟子们应和的歌声。 B.阡陌:读作qiān mò,指田间小路。 C.络绎不绝:读音为luò yì bù jué。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