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79808

第二模块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复习课件 (共3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23928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33张,历史,八年级,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二模块 中国近代史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文化运动 2022版课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 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 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背景 (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 (2)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 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 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 革新运动 开始 标志 1915年,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 青年》) 口号 民主(“德先生”)与科学(“赛先生”) 主要 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陈独秀  代表 人物 陈独 秀 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 一文;首先提出“民主”“科学”;发表《文学革命 论》一文,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李大 钊 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 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李 大钊在《新青年》还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 什维主义的胜利》,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 代表 人物 胡适 1917年在《新青年》发表《 》,倡导 白话文 鲁迅 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 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 的”吃人社会 文学改良刍议  代表 人物 解读: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先锋作用,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具有创新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陈独秀(1879—1942) 李大钊 (1889—1927) 胡适 (1891—1962) 鲁迅 (1881—1936) 主要 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提倡民主与科学 (3)掀起文学革命:主张以 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 的新文学 性质 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白话文  影响 (1)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 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2)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 的潮流 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存在着对东方文化的绝对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的 偏向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青年杂志》的创办,不是《新青 年》的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新青 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2.新文化运动之“新”在于其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冲击达到了前所 未有的高度,不是由于运动有了新的指导思想! 五四运动爆发105周年 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 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导火线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 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中心 北京→上海 主力 学生→工人 过程 主要斗 争方式 学生集会、示威游行、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爆发 年5月4日,北京3 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 门前,举行示威游行 扩大 1919年6月5日,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结果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北洋政府不得不释 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 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1919  上海  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 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 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 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