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80785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综合复习试题(十六)(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5061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综合,复习
  • cover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综合复习试题(十六)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综合 1.学校某班级同学为组织“走近唐诗”活动,准备了一份探究唐诗盛行原因的材料。请你阅读所选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流传数量最多、影响最广。②这是什么原因呢? ③在唐之前,也有《离骚》等优秀诗作,但诗的语言过于文人化,口语化程度不高,能被完整记住广为流传的名句名篇却不多。④唐代诗歌语言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诗歌的平民化和口语化程度大大改善,朗朗上口,易记易背。 ⑤唐诗流传甚广,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⑥唐诗中多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格律诗。⑦格律化的运用,大大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便于记诵。 ⑧因此,唐诗流传既多且广,至今不衰。 (1)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2)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3)在第⑤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下面是一位同学参加活动后的心得体会,请仿照前后的例句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本次“走近唐诗”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读唐诗,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唐诗,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唐诗,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唐诗,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唐诗是诗歌的巅峰。千年以后的我们,独坐尘嚣,透过这些美丽的诗歌,遥想当年的风云际会,胸中自有磅礴云气涌起。 走近唐诗,如畅饮沁人心脾的甘泉,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澄澈而明亮; , , ;走近唐诗,如领略令人心折的白雪,我们的内心会变得安静而平和…… 二、综合性学习 2.育才学校开展《儒林外史》名著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这段话选自李红同学拟写的推荐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写帝王将相,《水浒传》说江湖好汉,《 》画神魔精怪,《红楼梦》描勋臣贵戚。而 (填作者)《儒林外史》与其同中有异,【甲】以长篇章回的体例,制作了一幅明清时期读书人的生活图景。这诸多读书人中,真儒,淡泊名利,高风亮节,令人击节赞叹;【乙】一群迂腐无知、奉迎巴结、可笑又可厌的腐儒:假儒,欺世盗名,招摇撞骗,可憎又可恨。 ①请在文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②文段[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③文段[乙]处画线句子与后一句句式不协调,应改为: (2)王明同学写了一副对联,请你从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书中内容帮他拟写下联。 上联:马纯上仗义疏财救文友 下联: 备选人物:杜少卿、虞育德、匡超人、牛浦郎 (3)下面文段中“吃”的描写很有深意,请你结合整本书,探究其中的讽刺意味。 【甲】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 【乙】席上燕窝、鸡、鸭、广东出的柔鱼、苦瓜。汤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下面诗句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最接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