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乐音 北京师范大学-出卷网-八年级物理上册 说课 说课标 说学情 说设计 说目标 说课标 1 本节属于物理课程标准的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下的二级主题:“声和光”的内容。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了解声音的特性。下面从四个核心素养的角度阐述课标对本节教学的基本要求。 1、物理观念:通过本节的学习,在物理学的视角初步形成对声学的基本认识。 2、科学思维: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听过的各种声音千差万别,来培养科学猜想的思维--各种声音必然存在某些方面的特性的差别。 3、科学探究:通过触手可及的“拨动钢尺”等实验,学生们亲自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敲击音叉的演示实验,来锻炼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兴趣,并通过归纳和总结,最终得出结论 4、科学态度与责任:体会物理学的特点,增加学习兴趣。 此时的学生初步接触物理,对物理学的特点,思维方式还不够了解,但尚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需要老师耐心引导,使他们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探究尝试并逐渐学会分析总结和理性思考。 说学情 2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和推理,总结出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2、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 3、通过实验和演示,总结出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4、通过分析和总结,知道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说目标 3 1、通过生活中的常见例子,来引入课题。 声音的特性 说设计 4 2、通过同学们亲自观看和仿做“拨动钢尺”的实验,分析总结出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3、引出频率的知识 在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振 动的快慢. 知识点: 1.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 2.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11.(4分)如图所示,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声音调最高的是( ) A.上面 B.下面 C.中间 D.一样 .(4分)如图所示,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声音调最高的是( ) A.上面 B.下面 C.中间 D.一样 1.(4分)如图所示,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声音调最高的是( ) A.上面 B.下面 C.中间 D.一样 1.如图所示,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声音调最高的是( ) A.上面 B.下面 C.中间 D.一样 4、设计习题对音调的知识进行巩固 B 5、通过生活中的常识,来引出响度的概念 6、通过播放轻拨、重拨小提琴、音响上的绿豆在不同强度声音下的跳动视频,分析总结出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例1】(多选)下列几项措施中,不能使声音的响度变大的是( ) A.使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 B.使声源振动的振幅变大 C.使声源离人耳更近些 D.使声源振动的振幅变小 解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声音的响度与声源距离人耳的远近有关,声源离人耳越近时,响度越大;声源离人耳越远时,响度越小. AD 7、设计习题巩固响度的知识 音乐1 音乐2 音乐3 音乐欣赏 8、通过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相同旋律的乐曲探究音色和哪些因素有关 你能听得出这三种音乐分别是哪种乐器演奏出来的吗? 9、设计分层训练习题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课堂教学展示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1.声音的高低 2.音调与声源振动快慢有关 3.频率及其单位 4.超声波和次声波 1.声音的强弱 2.响度与声源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 越大;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能够区分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 基础作业: 1. 课后37页习题2、3题(必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