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82253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984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历史,解析,原卷版,试题,期中
    2023—2024学年焦作市博爱一中高二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新石器时期,长江下游的上山文化陶器精致,白彩内涵丰富;长江中游的高庙文化,陶器刻画图像繁缛复杂,表现出天极宇宙观的主题;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玉器温润,出现对昆虫羽化蜕变之力的崇拜。这说明,中华文明( ) A. 领先世界 B. 多元共生 C. 交融发展 D. 崇拜神灵 2. 印度原始佛教追求涅槃,主张修行实践,不拜偶像。魏晋至隋唐期间,佛教杂糅了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轮回学说变成了天理轮回、报应不爽的理论。对涅槃超脱的追求变成了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修行实践变成了布施求福。这种变化说明( ) A. 封建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B. 隋唐统治者重视佛教 C. 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D. 佛教遭受毁灭性打击 3. 明清时期,松江府朱泾镇附近四乡盛产棉花,居民又精于纺织,所产棉布闻名遐迩,这里“居民数千家,商贾辐辏”;苏州府的盛泽镇地处桑蚕之乡,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重镇。这表明( ) A. 江浙地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 交通便利促进区域贸易发展 C. 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市镇兴盛 D. 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4. 1918年至1919年,一些人提出了“撷精取粹”“熔于一炉”的中西融合主张,对此,陈独秀坚持“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鲁迅和胡适等人也非常决绝地反对调和折衷。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基于当时( ) A. 封建专制思想的根深蒂固 B. 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传播 C. 民族资产阶级的逐渐壮大 D.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影响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征收祠堂、庙宇、寺院、教堂、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但清真寺所有的土地,在当地回民同意下,得酌予保留。”这一规定( ) A. 巩固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推动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 D. 反映了地方回民势力十分强大 6. 口号是一种文化符号,传达出不同的历史内涵。解读上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流行口号的变化,其体现了我国 时间 口号 20世纪50年代末 “赶英超美”“大跃进万岁” 20世纪60年代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抓革命,促生产” 20世纪80年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世纪90年代 “依法治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世纪以来 “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主流思想深受国际环境影响 B. 工作重心历经多次变化 C. 改革开放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D. 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7. 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已中断七年的外交关系,推动了整个西亚地区出现了“和解潮”。这表明中国( ) A. 具有处理国际事务的智慧和影响力 B. 彻底化解了西亚地区的矛盾 C.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相对优越性 D. 借助西亚地区与美国角力 8. 公元前5000年,迁往美索不达米童地区的大部分外来人是闪米特人,他们的语言属于闪米特语系,包括阿卡德语、阿拉米语、希伯来语和腓尼基语。这表明( ) A 古代文明多元一体 B. 世界语系一脉相承 C. 西亚文化呈交融特征 D. 闪米特人发明了文字 9. 杨志玖在《马可·波罗在中国》中说“《马可·波罗行记》对十五世纪以来的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著名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曾熟读此书,并在其所读拉丁文《马可·波罗行记》中加了45处的标记,他对中国和印度的文明富庶极为艳羡。”对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