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83220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同步练习(含答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225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案,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2023·山西大同)“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 ) 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 B.各民族文化互动交融不断加强 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 D.清乐逐渐成为华夏文化的主流 2.(2023·四川资阳)晋孝武帝时,贾弼之在朝廷的支持下广收百氏谱记,写成了《姓氏簿状》,建立了正式的士族家谱档案;王僧孺受梁武帝之命改定百家谱,著有《十八州谱》等著作。这些举措( ) A.深受门阀制度的影响 B.完善了血缘宗法制度 C.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D.践行了儒家治国理念 3.(2023·江苏期中)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汉政权时以汉朝的继承人自居;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犍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体现( ) A.各民族渴望国家统一愿望强烈 B.少数民族间隔阂已经完全消失 C.战乱频繁导致了国家长期分裂 D.民族政权对政权合法性的追求 4.(2023·江苏连云港)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改革措施。从大历史观来看,北魏孝文帝改革( ) A.促进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促进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C.缓解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 D.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5.(2023·四川成都)南朝时期,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令地位很高,“清贵华重”,多由士族担任。但中书省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地位较低的中书舍人手中。中书舍人“既总重权,势倾天下”,多由庶族地主担任。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三省体制初步形成 B.中央机构权力失衡 C.门阀士族逐渐衰落 D.察举制度保障特权 6.(2023·四川南充)南北朝后期,南北关系出现新变化:南北使节往还日益频繁;南北互市交易越来越多;北人不再因民族压迫而南流,双方虽有政治对立,但无种族歧视。这反映出( ) A.重归统一的趋势日趋明显 B.南方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C.南北方经济差距逐步缩小 D.北方在南北对峙中处于优势 7.(2023·河南新乡)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并要求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孝文帝的这些措施( ) A.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B.瓦解了门阀势力 C.有效缓和了北魏社会矛盾 D.促进了民族交融 8.(2023·山东日照)北魏时期《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当时流行的歌谣也唱道:“纥干山头(今山西大同市东)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以上诗作、歌谣可用于研究( ) A.北魏灭亡的原因 B.北魏诗歌的演变 C.迁都洛阳的背景 D.唐诗兴起的渊源 9.(2023·山东临沂)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自称汉王,率先起兵反西晋。他为自己辩解说:“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今且可称汉,尊后主,以怀民望。”这反映出当时( ) A.汉代的制度受到追捧 B.西晋的统治已经分崩离析 C.少数民族的华夏认同 D.皇位的宗法传承得到维护 10.(2023·甘肃张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史书记载,鲜卑族自称是黄帝后裔、匈奴自认为是夏朝后裔,这种现象说明( ) A.少数民族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可 B.少数民族失去民族特性 C.北方少数民族交融进程的完成 D.少数民族全面彻底汉化 11.(2023·甘肃白银)《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