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83231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6961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选择题 1.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2.(2023·湖南怀化高一联考期末)从乾德元年(963 年)开始,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祐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知,即兼理、兼管之意)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 ( ) A.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B.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C.君主权力行使较随意 D.县取代州成基层单位 3.(2023·安徽亳州高一统考学业考试)北宋欧阳修评论当时的社会状况说:“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造成这种社会状况的根源是北宋( ) A.积贫积弱的局面 B.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C.王安石改革的弊端 D.少数民族政权对北宋的威胁 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5.(2023·辽宁辽阳)王安石变法时实行方田均税法,由方田和均税两部分组成,规定每年九月由县官主持丈量土地,依据方、庄账籍,检验土地肥瘠,划分五等,依等规定税额。分家析产、典卖割移都以现在丈量的田亩为准,由官府登记,发给契书。诡名(虚立名户假报户籍)挟佃者,都予以合并改正。此项改革的直接目的是( ) A.合理分配纳税负担 B.完善国家经济体系 C.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D.严厉打击不法商人 6.(2023·甘肃张掖)宋代以来,历代王朝的官修史书基本上都认为王安石变法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并把王安石的诸项新法称作聚敛之术,“聚敛害民”,还把王安石的理财思想斥为“剥民兴利”。这些观点均( ) A.忽视了北宋的统治危机 B.背离了求变求新的历史传统 C.没有全面评价变法影响 D.站在大地主大官僚立场之上 7.(2023·四川成都)北宋词人柳永从民间生活汲取创作灵感,创制了盛极一时的文人俗词。到南宋时词的创作则强调“除五俗”,以抒发性情的独白,展示孤怀感世、悲愤沉郁的内心世界为特点的雅文化成为主流。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局势的变化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世俗文学的没落 8.(2023·山东菏泽)南宋初,监察御史方廷实上疏:“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反对议和。这主要体现出当时( ) A.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B.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C.开明宽松的政治环境 D.监察体制的有效运行 9.(2023·黑龙江期末)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翰林学士李畴知贡举,仅取宋准等20余人,太祖不悦,令下第士人及宋准等再试,最终进士等诸科共取士127人,皆赐及第。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取进士109人,诸科200人,并赐及第。上述现象( ) A.表明宋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 B.体现了宋代文治社会的现实需要 C.说明宋代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D.直接导致了宋代“冗费”局面形成 10.(2023·江苏期末)北宋与辽相互征战,未有结果,双方最终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通过该协议( ) A.北宋收回了燕云十六州地区 B.辽国开始向北宋称臣 C.为宋辽经济往来创造了条件 D.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11.(2023·山东青岛)北宋政府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这( ) A.提高了行政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