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86641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日期:2024-05-3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932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学期,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
  • cover
课题: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上课时间:    星期:    节次:    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2、核心素养:通过引导学生能够利用不同的类型的史料,分析农耕文明的优势,理解农耕文明对古代文明扩展的作用,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有关史料分析古代各大帝国的扩张,认识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的史实,理解古代各大帝国崛起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材料解析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除了古代中国文明能够传承至今,其他三个都断绝在历史中,以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古代文明的扩展和古代帝国建立、发展的史实。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古代文明扩展、古代帝国建立和文明交流三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用具:学案、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课前读】 【明确目标】标准解读:①了解农耕文明的优势,认识农耕文明对古代文明扩展的作用。(唯物史观)②了解古代各大帝国的扩张历程,认识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时空观念)③搜集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的史实,理解古代各大帝国崛起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史料实证) 【自主学习,读记要点】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1.农耕文明的扩展 条件: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 2.海洋文明的扩展(希腊文明) (1)条件:凭借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方式:移民。 (2)范围: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 (3)影响: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1、波斯帝国 ①崛起时间:公元前6世纪。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公元前4世纪晚期,被马其顿灭亡。 ②帝国统治: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地方实行行省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 2、亚历山大帝国 ①崛起时间: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成功灭亡波斯帝国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②政治统治: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3、罗马帝国 ①起源: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邦。通过征服扩张使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 ②政治统治:奴隶制迅速发展。 ③确立国教: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的巴勒斯坦,到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④帝国灭亡: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 三、文明的交流 1.技术和文艺 西亚农耕技术 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西亚冶铁技术 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 西亚神话 传入希腊 埃及雕刻 为希腊人像雕刻所模仿 2.字母文字 (1)起源:西亚地区的腓尼基。 东方 阿拉马 字母→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 向西 希腊字母→拉丁字母→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3.经贸往来 (1)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 (2)汉朝与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3)东汉: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 (4)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梳理知识,构建思维导图】 【探究交流】 合作探究一:阅读教材P8“思考点”:哪些因素促使古代世界农耕文明的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 提示:(1)农耕文明区社会分工比较发达,劳动生产率较高,经济相对发达稳定,这为扩大范围和影响奠定了物质基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