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88176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0课 外国诗二首 未选择的路 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32523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选择,PPT,24张,课件,编版,二首
  • cover
(课件网)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未选择的路 作者:弗罗斯特 字词释义 涉足: 荒草萋萋: 幽寂: 足迹: 延绵: 回顾: 指进入某种环境或氛围 杂乱的野草长得很茂盛 幽静寂寞 脚印 延续不断 回过头来看,回想;反思 作者与写作背景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堪称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他曾先后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后来开始写诗。他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徒步漫游过很多地方,主要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这一首是其第三部诗集《山的间隔》中的名篇。 弗罗斯特以写抒情短诗著称,它的抒情短诗的质量很高,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劳伦斯指出他的主要艺术成就就在于他能把思想情感和富有象征的意象糅合起来,用抒情诗的形式表达。 弗罗斯特是一个旨在通过自己的诗歌说明某一哲理的诗人,他利用意象或比喻讲述他的心得体会,阐明他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态度,正是由于他重视自己诗歌的思想性,所以他的诗歌不但富有智慧和哲理,而且常读常新———他的诗歌永远是耐人寻味的,使人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1912年时弗罗斯特已经38岁,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师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加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创作。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这首诗写的就是这一重要的人生选择。 背景资料 没有走的路 金黄的林中有两条岔路,   可惜我作为一名过客,   不能两条都走,我久久踌躇,   极目遥望一条路的去处,   直到它在灌木丛中隐没。 我走了第二条,它也不坏,   而且说不定更加值得,   因为它草多,缺少人踩;   不过这点也难比较出来, 两条路踩的程度相差不多。 那天早晨两条路是一样的,   都撒满落叶,还没踩下足迹。   啊,我把第一条路留待来日!   尽管我明白:路是连着路的,   我怀疑是否还能重返旧地。 此后不论岁月流逝多少,   我提起此事总要伴一声叹息:   两条路在林中分了道,而我呢,   我选了较少人走的一条,   此后的一切都相差千里。 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1、诗中的“路”:表面指 的道路,实际上暗示的是 的路,这是一种象征手法。 2、“久久伫立”表明诗人此时的心理状态是 。 3、这一节诗的最后两句体现了诗人对未知的道路是什么态度? 自然 人生 无奈无助、难以选择 向往中又含着恐惧 第二节:最终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诱人而美丽的路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1、“荒草”预示路途难行,象征生活中的 。 2、“幽寂”暗示路途寂寞,无人同行,表示诗人的这条路 。 3、为什么诗人说这条路“更诱人,更美丽”? 3、“旅人”在诗中象征 。 艰难困苦 无人理解 诗歌创作的先行者 少有人行,更具有探索的价值 第三节:怀着对另一条路的留恋踏上自己选择的小路,又担心万一走错,便难以回头。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1、“落叶”象征着 。 2、这一节第三句体现了诗人对另一条路怀有怎样的感情? 3、这一节最后两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探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失败 留恋、踌躇 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选择了就难以回头,没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第四节:写未选择的路,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