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88291

2024届重庆市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13963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模拟,解析,原卷版,试题,政治,预测
    2024届重庆市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某班级同学在政治课上,围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主题展开陈述和讨论,同学们提炼的下列观点中,能够作为上述主题论据的是( ) ①公有制取代私有制而占据了生产关系统治地位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③广大劳动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④当代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站起来到富起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习近平总书记历年发表的新年贺词既暖心又提气。2024年的新年贺词中,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 ) ①彰显了党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执政情怀 ②暗示了要遵循人民幸福线这个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鼓舞全党同志要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党的最终目标 ④将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劲精神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3 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能( ) ①催生新发展阶段的新动能、新引擎 ②找到重塑全球竞争新优势的新着力点 ③建成高质量中国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 ④根本改变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努力打造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新能力强的新型劳动者队伍;用好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等新型生产工具;打破先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束缚,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为此,要( ) ①实现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②强化政府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财税政策推动作用 ③完善收入分配和创新激励机制,充分释放生产要素活力 ④转变发展方式,让经济增长由出口、投资、消费协同拉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在新旧动能的转换中,如果盲目搞“一刀切”,一旦旧模式、旧动能“破”了,新业态、新模式还“立”得不够,那就面临着难以承受的阵痛压力和下行风险。为此,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先立后破”,确保经济“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 ①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先破后立”方法论的一种否定 ②是辩证否定的过程,“先立后破”是克服与保留的统一 ③看到了事物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一蹴而就取代旧事物的过程 ④运用逆向思维,对“先破后立”的已有方法论进行反向思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从“老三样”(服装、家具、家电)到现在的“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这生动说明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已今非昔比。但近期美国宣布,使用中国电池的美国电动汽车将不再享受税收抵免;还扬言要加征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美国此举( ) ①会给中国优势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中的地位带来挑战 ②将实现制造业回归美国,给美国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③能强大美国环保能源产业,助推全球净零碱排放目标实现 ④是对世界自由贸易原则的挑战,阻碍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下图反映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关系,纵坐标为环境污染指标,横坐标为经济发展指标。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我国“双碳”目标将在B点附近实现污染量 ②B—C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解决,人民生活普遍富裕 ③A—B阶段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会逐步地成为主流 ④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局面将在C点附近出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 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