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89980

2024年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卷(无答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12263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年,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答案
  • cover
2024年福建省中考化学模拟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从不同层面、运用多种方法共同推进,其中没有直接贡献的是 A.植树造林 B.开发风能 C.燃煤脱硫 D.节约用电 2.安全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操作安全的是 A. B. C. D. 3.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结露空气取水器可用于野外获取淡水,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获得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B.该装置的原理是天然水→水蒸气→淡水 C.该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该法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问题 4.饮用绿茶能抑制血压上升,这是由于绿茶中含有一种酸———单宁酸(C76H52O46)。关于单宁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1个分子中含有23个氧分子 C.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D.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H2O和CO2 5.某口罩中使用了MOF催化过滤材料,在潮湿空气中臭氧去除率可达100%,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臭氧全部转化生成了氧气 C.氧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经上述过滤后的气体属于纯净物 6.检验某熟石灰样品是否变质,可使用的试剂是 A.氯化钡溶液 B.稀盐酸 C.酚酞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7.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放在铜片上,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发现火柴头先燃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要使用外焰 B.说明了燃烧需要助燃剂 C.说明火柴头和火柴梗有不同的着火点 D.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 8.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H2O2的质量。装置气密性良好,图①中的锥形瓶内盛有100g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MnO2,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碱石灰用来干燥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装置①分别与装置③、④、⑤连接,都能收集到干燥而纯净的氧气 B.若用装置④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 C.称量装置①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H2O2的质量 D.若用装置⑤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9.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①关闭K,打开甲的胶塞,点燃硫粉后迅速塞紧胶塞 ②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足量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使反应充分 ③打开K,观察乙中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 B.②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小最终小于大气压 C.③中,乙中的长导管内液面上升 D.甲装置中硫粉换做碳粉,则乙中长导管口可能冒出的气泡比硫偏少 10.自热米饭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氧化钙、碳酸钠、铝粉,加水后反应产生的温度和pH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放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t=2000s时反应结束 B.在880s~1856s内随着温度的持续下降,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大,pH上升 C.由曲线得出反应后溶液碱性较强,有腐蚀性,且放出大量热,所以禁止食用 D.发热包需远离明火是因为加水过程中有氢气产生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70分) 11.(8分)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其俗称是 。 (2)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