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90945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25张PPT)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18072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5课,明朝,对外,关系,课件,25张
  • cover
(课件网) 谁控制了海洋, 谁就控制 了世界。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之海。” 海洋意识在中国古代是否存在?请用史实说明。 近代中国屈辱史始于晚清鸦片战争,但网络却认为悲剧产生始于明朝海权丧失,这是真的吗? 海上丝绸之路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遣唐使、鉴真东渡;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 宋代远之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进入鼎盛时期 国家综合运用军事与非军事力量控制与利用海洋,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权力。--美国.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从海权意识视角下透视明朝对外关系变化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课标要求: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西洋: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1.西洋在哪里? 一、海之荣光 —郑和下西洋 一、海之荣光 —郑和下西洋 郑和,原姓马,小名三宝,云南昆明人。从小就和父亲熟悉海洋,向往航海。 12岁成为太监,14岁被送往侍奉燕王朱棣。他知识丰富,熟悉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在朱棣争夺帝位中有勇有谋,屡建奇功,被赐“郑”姓,世称“三保(宝)太监” 。 熟悉海洋 海洋知识丰富 12岁成为太监 经历磨难,性情坚毅 熟悉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 熟悉情况,便于各国交往 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精忠报国,深得皇帝信任 人物扫描: 2.为什么选郑和?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之海。” —郑和 具有海权意识 一、海之荣光 —郑和下西洋 小小航海员: 结合教材p71所学知识和p72的《郑和下西洋示意图》,介绍你的远洋航行。(提示:时间、起点、装载的货物及用途、路过哪些地区、最远到达那里、) 起止时间 次数 在位皇帝 出发地 装载货物 货物用途 到达地区 最远到达 1405-1433年 七次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货币 江苏刘家港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慷慨送礼、贸易 明成祖(6次)、明宣宗(1次) 3.郑和远航的概况? 一、海之荣光 —郑和下西洋 结合教材p71 完成下列表格。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朝贡贸易 材料一:成祖疑惠帝(注:建文帝朱允炆)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在佐法儿(今阿拉伯半岛南端阿曼的佐法尔地区)“王差头目遍谕国人皆将乳香、血竭、芦荟、没药、安息香、苏合油、木别子之类来换易(交换)丝、瓷器等物”。———巩珍《西洋番国志 祖法儿国》 明成祖 目的:(1)寻找建文帝; (2)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政治)p70 (3)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经济) 粱庄王墓出土金镶宝石冒顶 《榜葛剌进麒麟图》 4.为什么要下西洋? 一、海之荣光 —郑和下西洋 航向迷失 食物淡水短缺 风暴来袭 海盗 5.航行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道)。 ———《天妃灵应之记》(郑和碑)碑文 是什么精神促使郑和完成了不可思议的壮举? 不畏艰难、勇于开拓、自强不息、…… 一、海之荣光 —郑和下西洋 豆芽的妙处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