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93221

7.敬业与乐业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2513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敬业,乐业,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7.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观点,对本文的观点与材料做出区分。 2.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 3.了解文中运用的论述方法,体会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维新派代表人物。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第五册。本文是作者1922年8月14日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 文学常识 议论文 定义: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围绕一个话题,阐发自己看法的文章, 其基本特点在于说理。 三要素:论点,文章的核心观点。 论据,对论点进行阐述论证的材料。 论证,论证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蛀 赦(shè) 禅师(chán) 旁骛(wù) 秘诀 羡慕 亵渎(xiè) 浪荡 妄想(wàng) 调和(tiáo) 精微 杜绝 字词学习 注意字形 ·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 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不二法门:常用来指最好的或最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字词学习 1.阅读课文,划分课文层次。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 提出论点:敬业与乐业 第二部分(2-8):论述有业之必要和敬业、乐业的 重要性。 第三部分(9):总结全文。 2.初读课文,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中心论点的?这几个方面是什么 关系? 有业、敬业、乐业。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是最高境界。 品读课文 1.作者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 引用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 第2段点明先说“有业”的原因。 第3、4段引用孔子的话(道理论证)和百丈禅师的故事(举例论证),强调“有业”之必要。 第5段进行总结。 2.阅读文章第2-5段,作者是如何论证“有业之必要”这一观 点的? 是什么:引用朱熹的话作道理论据。 为什么:从“人”和“事”两方面回答。 怎么做: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3.阅读文章第6、7段,作者是如何论证“敬业”的? 人:人类生存的需要与个体生活的需要。 事: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只要“做一种劳 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做人好苦呀!”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4.阅读文章第8段,作者是如何论证“乐业”的? 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并举了“无业游民”“厌恶自己本业”这两种“苦”人。 然后,提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的观点,并列举了四个原因。 最后,得出“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的观点,并引用孔子的话进行论证。 4.阅读文章第9段,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第二课时 问题探究 1.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①作者举百丈禅师不做事就不吃饭和佝偻丈人承蜩的例 子,属于举例论证。 ②在论述要敬业这个分论点时,既从正面说“凡做一件 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 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又从反面说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 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是把事情糟蹋了, 结果自己害自己”这属于正反对比论证。 ③引用孔子、庄子、朱熹、曾文正等人的话,属于道理 论证。 ④在说道职业乐趣时,用了赛球的比喻,属于比喻论证。 2.应该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3.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我们可以结合中国传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