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93232

9.论教养 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2120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教养,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9.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学习目标 1.结合旁批注自主阅读课文,思考“教养”的真正含义,领悟怎样做一 个有教养的人。 2.注意体会本文细致的观察、生动的事例、深刻明晰的说理、自然晓畅 的行文。 3.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理解“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 利哈乔夫(1906—1999),全名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 作者简介 贸然 涵养 恪守(kè) 自持 汲取(jí) 遵循(xún) 箴言 字词学习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大发雷霆:指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字词学习 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矫揉造作: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忸怩作态:故意做出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1.阅读课文,划分课文层次。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2):引出论题,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第二部分(3-12):列举“有教养”和“无教养”的例子。 第三部分(13-18):由“教养”转向“风度”。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要做一个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3.文章论述了哪两个问题? 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要有优雅的风度。 品读课文 1.文章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门见山,引入论题: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于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2.作者是如何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教养”的? 连续列举六中不适当的表现,说明这就是真正缺乏教养的人,进而得出观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风度”和“教养”是密切相关的概念,风度侧重外在表现,教养强调内在气质。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3.文章前半部分谈论“教养”,后半部分为什么又转向“风度”?这是不是跑题了? 首先提出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批驳错误观点。 4.分析作者论述“风度” 的论证思路。 提出问题: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 将“风度”和“教养”结合起来。 得出结论。 问题探究 1.为什么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 作者认为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和亲人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只在公众场合才体现出教养,在家里却对亲人漠不关心,缺少体恤,那么他在公众场合可能就是做样子,有教养是假象。 因为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妻子儿女是弱者无须忌惮,亲人们更能包容其缺点。没有教养的人会在家里露出可恶的“真容”,所以在家里的表现往往更能反映出个人的本色或说本质。 2.风度、优雅与教养有怎样的关系? 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的谈吐是否得体,举止是否有度,着装是否合适,综合构成一个人是否有优雅风度,这也是教养的具体体现。有些人错误地认为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忸怩作态和附庸风雅,作者认为这是因为这些人并没有理解优雅风度的真正内涵———那就是“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另一方面在于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种见解是非常透彻的。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盛赞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这封信不仅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也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敬重。 板书设计 论教养 无教养的体现 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 基础 怎样做到有教养 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有教养的体现 体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