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94086

广东省中山一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5月教学质量调研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6447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东省,教学,答案,PDF,试题,调研
    中山一中教育集团教学质量调研 九年级 语文学科 一、积累运用(29 分) 1. 默写古诗文。(共 10 分。答对一句得 1分,满分不超过 10 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飞来山上千寻塔,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 《登飞来峰》) (6)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7)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乏心系天下的仁人志士:面对民生疾苦,杜甫袒露出 “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 面对危急情况,诸葛亮表现出“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 表》)的勇敢担当;面对国土沦丧,陆游抒发了“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坚定信念。 2.默写古诗时,“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和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中的“箫”和“萧”常常被混淆。请 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分析如何辨别这两句中的“箫”和“萧”。(2 分) 知识卡片 箫,一种竹制吹管乐器,用于音乐演奏,常与诗词、绘画、舞蹈等相 结合,体现中国传统的韵味。也出现在各种文化活动中。 萧,一种植物或用作形容词描述冷落景象,有时还作为姓氏使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5题。(7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 和传承。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它 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在 中 xūn táo着人们的心灵,塑 造着他们的品格和气质。然而,有时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可能会走向极端,产生一种 jiǎo róu zào zuó的倾向,这往往表现为过分追求形式和仪式,而 了文化内涵的真正意义。 所以对于传统文化,不但要有形式上的模仿和复制,而要注重内在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只有 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传统文化才能真正融入当代社会,为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真正的 zī yǎng和启迪,实现真正的传承。 3.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 分) (1)xūn táo( ) (2)jiǎo ròu zào zuó ( ) (3)zī yǎng( ) 4.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A. 积淀 不知不觉 忽视 B. 沉积 潜移默化 忽视 C. 积淀 潜移默化 忽略 D. 沉积 不知不觉 忽略 5.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A. 不但要有形式上的模仿和复制,而且要注重内在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B. 不但要有形式上的复制和模仿,而且要注重内在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C. 不应只有形式上的模仿和复制,而要注重内在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D. 不应只有形式上的复制和模仿,而要注重内在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第 1 页 共 6 页 2024 年 3 月 12 日是我国第 46 个植树节,为积极践行绿色生态理念,学校开展主题为“‘植’ 此青绿,共树理想”的劳动实践活动,请完成 6~7题。(4 分) 6. 任务一: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句宣传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 20 字。(2分) 7.任务二:学校计划在校园文化长廊旁种一棵树作为标志性植物,现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意见。 请你从以下备选树木中,任选一种,并结合其象征意义或文化内涵阐述推荐理由,要求不 少于 30 字。(2分) 备选树木:白杨树、木棉树、松树 我选择 ,因为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 8-9题。(6分) 8.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严谨的生物学著作,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作者法布尔以其独 特的叙事方式赋予昆虫世界人性化的色彩。 B.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 20 世纪 30 年代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