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94976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2024春七下历史高效课件】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61349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5课,明朝,对外,关系,2024,七下
  • cover
(课件网) 人教七下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人教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目标 1、唯物史观: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正确评价戚继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史料实证:引导学生掌握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的历史史实,证明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不畏强敌的民族气概。 3、历史解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探讨郑和成功下西洋的条件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4、时空观念:通过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 5、家国情怀:通过了解郑和的事迹,感受其不畏艰难险阻,追逐梦想的崇高人格;通过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及其诗词作品,学习其爱国精神,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郑和下西洋 西洋: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西洋 文莱 1.郑和下西洋“西洋”概念 一、郑和下西洋 2.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3. 为什么下西洋? ①政治目的: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②外交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根本目的———示中国富强 ③经济目的: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宣扬国威。 明朝建文帝在位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反对建文帝。1403年朱棣称帝,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他就是明成祖,年号永乐。 明成祖 朱棣 迁都北京 营建恢弘雄伟的紫禁城 编《永乐大典》 完成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北征蒙古 维护明朝北境安宁 建 文 帝 朱 允 炆 明 成 祖 朱 棣 削藩 造反 (靖难之役) 一、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简介 郑和,原姓马,小名三宝,云南昆明人。从小就和父亲熟悉海洋,向往航海。12岁成为太监,14岁被送往侍奉燕王朱棣。他知识丰富,熟悉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在朱棣争夺帝位中有勇有谋,屡建奇功,被赐“郑”姓,世称“三保(宝)太监”。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像 ·有勇有谋,屡建战功,深得明成祖信任; ·懂兵法,有谋略,具有军事指挥才能; ·具有出色的航海才能,是杰出的航海人才; ·见识丰富,熟悉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 郑和简介: 一、郑和下西洋 4.思考条件 请同学们思考,郑和为什么能成功的实现远航? 材料1:明朝商品经济也相当活跃。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 —《中国历史·七下》 1、经济基础:明初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根本原因)。 2、科技保障:造船技术的发达,指南针的运用,地理知识的丰富。 3、政府支持:明成祖的鼎力支持。 4、人才众多:郑和个人能力出众。 要求:分组讨论,善学勤思 材料3:郑和的船队有严整的编队,分工明确…其中有使臣、官兵、航海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宗教人士、翻译、医生、厨师、工匠等。 —《中国历史·七下》 明 代 罗 盘 材料2: 郑 和 宝 船 图片选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卷网-,2022年版,71页 图片选自百度图库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特点 时间 航海次数 船队规模 船只规格 航海人员 航海设备 航行范围 最远到达 1405—1433 7次.刘家港出发 60-200多艘不等 最大宝船长151.8米、 宽61.6米、载重1500吨 (首航)27000多人 航海图、罗盘针、 多种通讯手段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非洲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