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96411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气候与人类活动 第2课时 教案

日期:2024-10-2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29106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初中,地理,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 cover
《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气候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影响。 2.理解气候的差异形成了各地衣食住行和文化风俗的差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气候对各地饮食习惯、传统服饰和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实例来分析和说明气候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认识到气候深刻影响了世界各地人们的饮食习惯、传统服饰和传统民居。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激趣导入,学生观看视频资料《中国皖南传统民居》,以大致了解我国南方气候对皖南徽派建筑艺术的深刻影响,进而探究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各种影响。 【讲授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气候对人类生产的影响,知道了气候影响人类的农业、工业和交通等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的气温和降水造成了各地主要农作物类型、作物熟制、气候资源的差异。气候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还体现在气候的异常变化所造成的各类气象灾害。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和探究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你知道气候对人类生活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吗?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板书)第二章 世界气候 第三节 气候与人类活动 二、气候与生活 (板书)1.气候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教师展示以稻米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图片资料和中国农作物分布图,讲述以下材料内容: 在中国,气候对人们主食的影响最典型的算是“南稻北麦”了。因为大体在秦岭-淮河以南,春雨、梅雨雨量丰富,非常适宜种植需水多的水稻,因而南方地区历史上一直以大米及其制品为主食,例如米饭、米糕、米团等。 教师继续讲述以下材料内容: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春天雨水稀少,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因此历史上一直种植耐旱的小麦,人们也主要以面粉制品如面条、馒头、饺子、大饼等为主食。 教师展示蒙古族饮食习惯的图片资料,并播放视频资料《蒙古人的日常饮食》,引导学生认识蒙古族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内蒙古自治区,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奶与肉。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扒羊肉。 (板书)2.气候对传统服饰的影响 教师依次展示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各地人们的传统服饰,并探究这些传统服饰与各地气候的关系。 案例一:因纽特人的传统服饰 因纽特人:曾被称为爱斯基摩人,他们居住在北极地区,在那里气候恶劣,环境严酷,为了抵御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和暴风雪,所以他们的衣服都采用动物的毛皮为原料,这样才能最好地抵抗北极的严寒。 案例二:阿拉伯人的传统服饰 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男人的传统服饰头缠层层白色的头巾,身穿宽大的白色长袍;有些严格执行伊斯兰教规的阿拉伯国家,规定女性外出,必须面戴黑色面纱,黑纱上只留两个小孔露出双眼,以免遮挡视线。比较开明的国家已经抛弃了这种习惯,女性用头巾或披肩代替黑纱,男子多穿西装。 试分析阿拉伯人喜穿白色长袍和头缠白色头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阿拉伯人的传统服饰与西亚和北非地区黄沙滚滚、气候干旱、天气晴朗、光照强烈密切相关。而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较强的反射作用,吸热较少。 长袍裹身、头缠头巾、白色的大袍,有利于遮挡强烈的阳光,保护皮肤免受伤害,防沙、防晒成为这种服饰的主要功能。 案例三:东南亚居民的传统服饰 东南亚的居民,常穿无领的上衣,衣服具有短小贴身的特征,女性套上短小的筒裙,头戴斗笠。这与东南亚地区气候炎热多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