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99045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70550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期中,解析,原卷版,试题,历史
    2024年春期期中质量评估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两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含嘉仓是隋朝修建的国家粮库,总面积43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共探出数百座密集陈列的粮窖。如图是其中一个粮窖的示意图,这反映出( ) A. 隋朝疆域辽阔 B. 隋朝经济发展 C. 隋文帝统一度量衡 D. 隋炀帝奢侈无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含嘉仓是隋朝修建的国家粮库,总面积43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共探出数百座密集陈列的粮窖,考古人员共探出隋唐密集排列的粮窖数百座”说明隋朝时期农业得到发展,反映出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题干强调粮窖,没涉及隋朝疆域,排除A项;隋文帝统一后,统一币制和度量衡,与题意“粮库”不符,排除C项;题干没涉及隋炀帝好大喜功,奢侈无度,排除D项。故选B项。 2. 唐代诗人李敬方在《汴河直进船》中写道:“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诗句意在说明大运河( ) A. 耗尽隋朝人力物力 B. 导致隋朝走向灭亡 C. 促进隋朝对外交往 D. 对百姓有利也有弊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可知,诗句的意思是大运河的修建对百姓有利,但却成为统治者搜刮老百姓的工具,所以说诗句意在说明大运河对百姓有利也有弊,D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出耗尽隋朝人力和物力,排除A项;题干诗句意在说明大运河对百姓有利也有弊,没有说明导致隋朝走向灭亡,排除B项;题干诗句意在说明大运河对百姓有利也有弊,与对外交往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 下面两幅图片共同反映出唐代( ) A. 妇女地位高于男性 B. 社会风气开放 C. 传统审美失去市场 D. 对外政策开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出土的唐代女俑中,女子可参与打马球、可穿着男子衣服,这体现了唐代对女性包容度较高,社会风气开放,B项正确;妇女地位高于男性在材料中未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题干中未涉及传统审美失去市场的信息,排除C项;对外政策开明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下列与这首诗直接相关的是( ) A. 郡县制 B. 行省制度 C. 科举制 D. 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登科后》”及其诗句内容,联系所学可知,科举考试不重家世门第,一律取决于考试成绩,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C项正确;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排除A项;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排除B项;清朝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5. 假如你漫步在唐都长安的街头,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城市街道整齐 B. 许多外国人经商 C. 人们在瓦子中看戏 D. 许多读书人在茶社吟诗作对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唐朝并未出现瓦子,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长安城宏伟富丽,街道整齐,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许多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文化或经商,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唐朝的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因此,在唐朝可以看到,众多读书人边喝茶边吟诗作对,其乐融融的景象,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