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01110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史纲要下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848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纲要,外史,2019,统编,历史,高中
  • cover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同步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指出:“批发商这类经济界人物同共产主义似乎有天壤之别。但正是这类矛盾在实际生活中能把人们从小农经济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引导到社会主义。”据此可知,苏俄( ) A.社会主义制度完备 B.努力探寻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C.准备全力发展商业 D.全面放弃了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2.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许多新兴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工程都是由美、德、英、法、意等国的公司直接帮助建立的。如在国防工业方面,有20多家美国公司帮助苏联制造飞机发动机、轰炸机、战斗机,法国和意大利的公司为苏联制造50艘驱逐舰提供图纸,英国一家公司为苏联提供了坦克设计图和模型。据此推断( ) A.欧美国家大力支持苏联反法西斯斗争 B.苏联实行了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政策 C.世界经济大危机为苏联提供发展契机 D.世界市场良性发展推动了苏联工业化 3.如图是1913年至1937年俄国工业发展情况,其中1932年—1937年实现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联模式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4.据如表可知( ) 苏俄(苏联)新经济政策终结原因探究 时间 作者 论文名称 主要观点 1996年 薛汉伟等 《新经济政策的内在矛盾 和历史命运》 新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是不完善的,虽然十分重视市场机制,但在实践中把市场的存在 同小农经济的存在相联系 2004年 王世涛等 《苏联新经济政策终结的 原因及启示》 斯大林没有把握住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始终以解决革 命问题的模式审视新经济政策 2005年 郑异凡 《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 释及其命运 领导层没有取得共识,理解的层次因人而异,谁 执掌最高权力,谁的主张就得到拥护 A.苏联模式存在严重弊端 B.历史认知需要适时加以总结 C.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 D.新经济政策违背了客观规律 5.1917年4月,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8月,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暂时收回这一口号;10月,又将这一口号重新提出,并赋予新含义。对“新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实现手段的改变 B.革命目标的改变 C.基于国际形势的变化 D.推动沙皇政府的垮台 6.列宁在1918年指出:“我们俄国无产阶级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都还要落后。正因为这种特殊情形,遂使现时工人们应当向那些决心为苏维埃政权服务,相当认真帮助组织大规模国家生产之最有文化、最有天才和最有组织能力的资本家提出必要的特殊的‘赎买’”。这一论述( ) A.指导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蕴含着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 C.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推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7.1930年代,苏联提高科学院的地位,加大了对军事科研和军工生产的管理力度。1931年6月,苏联代表团在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首次提出“计划科学”的概念,在科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自然》(Nature)杂志刊发了“科学的社会关系”“科学与政府”等主题文章,还发起“科学、计划与自由”的讨论话题。科学界的这场争论,聚焦于( ) A.国家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B.科学研究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C.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合作 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劣 8.如图为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生产变化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 年份项目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A.经济危机带来了严重后果 B.新经济政策利于粮食增产 C.农业集体化增加粮食产量 D.余粮收集制保障粮食供应 9.1917年4月16日,列宁在彼得格勒演说中说,要“立刻有系统地、逐步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