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01429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4.12.3人体感知信息(第二课时)课件(共22张PPT)+教学设计+教学单(含答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43525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教学设计,PPT,22张,苏教版,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3 人体感知信息 ( 1课时) 【学习目标】 1、描述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2、说出人体皮肤的感觉功能 3、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学习难点:说出听觉形成的过程; 【学习流程】 流程一:夯实基础,全面过关 1.耳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 流程二: 努力攀登,能力提升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 3.鼓膜和听小骨均有 和 声波的作用,内耳的耳蜗里有 能感受 信息。 4.咽鼓管连通 和 ,当 时,咽鼓管开放,外界空气就可由_____进入鼓室,以保持 内外空气压力的平衡,使_____能正常振动。 流程三:授渔点睛,感悟创新 5.外界的声波信息由 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经 传到内耳的_____, ___内的听觉感受器接收信息,并沿着与 的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的 ,形成听觉。 流程四:培优闯关,勇夺第一 6.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 、 、 和 。 7.皮肤感觉的灵敏性与皮肤上分布的 的多少有关。 【课堂检测】 1、.听觉感受器位于( ) A.半规管 B.前庭 C.耳蜗 D.咽鼓管 2、.盲人用手“阅读”盲文时是依靠皮肤中的( ) A.冷觉感受器 B.触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热觉感受器 3、中耳炎是因为病菌从( ) A.外耳道进入中耳    B.咽喉进入中耳 C.半规管进入中耳     D.耳蜗进入中耳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2、你还有哪些疑问? 在组内分享收获,交流解惑。 本节课我的总分为:_____,期待下次更好的表现! 月 日 学科作业( 分) 答案: 【学习流程】 外耳 中耳 内耳 收集、传导 听觉感受器 声波 鼓室 咽部 吞咽、打哈欠 咽部 鼓膜 鼓膜 外耳道 三块听小骨 耳蜗 耳蜗 听觉有关 听觉中枢 触压觉 痛觉 冷觉 热觉 感受器 【课堂检测】 1、C 2、B 3、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体感知信息》教学设计 课题 人体感知信息 单元 第4单元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来自于生活,教学中要以生物教学紧密联系生活世界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之后,进一步了解人体是如何利用耳和皮肤等感觉器官接收外界信息的,在听觉的形成部分,首先介绍了耳的结构,它是听觉形成的结构基础,因此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022新课标要求 1、内容要求: 人体通过耳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科学用耳,能够保护耳的健康。2、学业要求:(1)描述耳的结构与功能,阐明听觉的形成过程;(2)学会科学用耳,保护耳的健康。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收集资料及运用资料分析并概述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理解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知识运用能力。探究实践: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责任态度:概述视觉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形成良好用眼的卫生习惯。 学情分析 由于耳的结构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关注的比较少,通过图片等资料更直观的让学生对自己耳朵结构的了解,并培养学生关注生命,促进健康的意识。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在设计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和事,亲自去体会,亲自去感受,从而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重点 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难点 说出听觉形成的过程;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你知道吗?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我国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