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02605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20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323907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2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套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元素———人物篇 一角:高山族和满族 两角:朝鲜族和土家族 五角:苗族和壮族 两元:维吾尔族和彝族 一元:侗族和瑶族 五元:藏族和回族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标: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府 唐与吐蕃和亲,和同为一家 元代设置北庭都元帅护府 元代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归宣政院直接统辖 元代设置澎湖巡检司 唐代设置安西和北庭都护府 清代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清代设置伊犁将军府 清代台湾府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 历史特点:①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壮族主要集中在广西, 藏族主要集中于西藏、青海和四川, 维吾尔族主要集中在新疆, 蒙古族主要集中于内蒙古、青海和新疆,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东部山地, 黎族主要集中在海南, 高山族集中于台湾, 回族虽散布在全国,但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新疆和青海。 现实情况:②我国各民族逐渐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分 布状况。建国初各民族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含义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思考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前提 地区 权限 自治 独立 ≠ 内容 自治机关: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确立过程 1949 1954 1984 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确定下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颁布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地位 4.地位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阅读课本,梳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内容。 阅读思考 5个自治区 30个自治州 120个自治县(旗) 三级民族自治机关 目前我国设立了 三级民族区域自治机构: ① ② ④ ⑤ ③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25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最晚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研读 5.意义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材料研读 谈谈你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 ①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②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二、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 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 云南佤族·原始社会 四川彝族·奴隶社会 云南景颇族·原始社会 西藏·农奴制社会 农奴正带着沉重的铁链在田中劳作 农奴正被农奴主当马骑 牧民贝姆洪贞被砍掉右手 被挖去双眼的农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