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04704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课件(共21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4-06-0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289869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法治,政治,视频,必修,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构建单元知识体系 为什么 是什么 怎么做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1.法律的产生、本质及作用 ①产生: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属于历史范畴。 ②本质: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③作用: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2.法律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特点 ①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属于人治】 ②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 法治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是以理性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中华法系的产生 (1)含义:是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 (2)特征:源远流长 (3)地位:中华法系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发展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代表性法典:唐朝 《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 3.中华法系 齐读课本75下-77中,标记出以下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意义 2.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内容(产生、本质、决定因素)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理论基础 p75 1、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1)意义:人类法律文明的进步促进了法学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 (2)法的产生: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3)法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4)法的决定因素: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什么样的社会对应什么样的法律 X 2、法的历史类型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3、法的基本特征(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制定角度) (2)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实施角度) (3)法在国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职能角度) 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 例如打击违法犯罪。 政治职能(核心) 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例如规范交通,保障老年人权益等。 社会职能 法所具有的这两种职能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 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4.社会主义法的特征 ①我国当代法是社会主义法。 ②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课堂案1 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露资本主义法的本质时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下列对这段话认识正确的是(  ) A.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生产方式是其决定性因素 B.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社会规范 C.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D.社会主义法比资本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