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06457

2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课件(共47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37580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4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人民英雄纪念碑 碑文全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2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八年级上 学习目标 1. 引导学生把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特点,领会其象征意义;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接受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教育。 2. 把握本文的主要写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作者介绍 周定舫(1931—1993),浙江定海人,记者。20 世纪 50 年代采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独自采写或与人合写的《建设中的北京》《北京城里里外外》《北京公用事业的服务员们》《祖国的天蓝水常清》等作品,分别被收入《北京在前进》《人民的好总理》等书。 背景资料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建成。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后,全国人民热切希望及时了解这座雄伟建筑的有关情况,作者为此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访问许多建筑师、雕塑家和建碑工人,并多次实地考察,最终以“瞻仰记”的形式写成此文。 基础知识 字音字形 瞻仰(zhān) 矗立(chù) 橘黄(jú) 上溯(sù) 镏金(liú) 挑衅(xìn) 旌旗(jīnɡ) 镶嵌(qiàn) 天堑(qiàn) 重幔(màn) 逾越(yú) 峻峭(jùn) 重点词语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显露在脸上。指控制不住内心的愤怒。 【坚强不屈】坚毅刚强,不屈不挠。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初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文,捕捉文中的关键句子、词语,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研读课文时解决。 1.划分文章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11)表达瞻仰后的感受与思考。 (2-10)具体说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并详细介绍十幅浮雕。 (1)突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征,表达作者的崇敬之情。 自主探究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人民英雄纪念碑 2.文中哪句话表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征? 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1.课文首段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突出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的重大意义,说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征,同时也点明了作者当时的心情,“万分崇敬”“瞻仰”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具体说明。 2.课文第2段交代了哪些内容? ①交代了作者的第一个观察点,说明这是远望; ②交代了纪念碑的位置,突出了它的巍峨; ③第一次提到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④交代了作者由远到近的瞻仰顺序,并交代了第二个观察点———纪念碑台阶前”。 3.课文第3段介绍了哪些内容? 建碑的时间(决议兴建的时间和动工兴建的时间) 碑身的规模(用具体数字与天安门比较) 建碑的特殊材料(坚硬的花岗岩和洁白的汉白玉) 建碑的重大意义 4.阅读第4-6段,梳理作者介绍纪念碑的顺序。 台阶 平台(碑身四周) 碑身(正面、背面)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 碑顶 大碑座 空间顺序 台阶 平台(碑身四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