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06563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 第1课时(课件)

日期:2024-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202385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1课时,三首,古诗,下册,核心
  • cover
(课件网)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课时 素养分析 1 单元主题 2 学习活动 3 达标检测 4 总结评价 5 素养分析 01 SUYANGFENXI 文化自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古代将士弃家入塞、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语言应用: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思维能力: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审美创造:体会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也希望学生能够有坚强的意志,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以家国利益为先。 素养分析 指导朗读,读中感悟,理解两首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 借助注释,结合有关资料,熟读成诵。能默写两首诗。 学习难点 学习目标 单元主题 02 DANYUANZHUTI 单元主题 古诗三首 青山处处埋忠骨 ◎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军神 清贫 学习活动 03 XUEXIHUODONG 检查预习 观图引入 学习活动一 情景引入 古代战争场景(从军行) 王昌龄 唐代 走近作者 王昌龄(698—757年): 字少伯,唐代诗人。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主要作品: 《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等。 资料助读 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 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就是描写其间边塞战士生活、战斗的状况。诗歌是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 学法导读 感知诗意 学习活动二 《从军行》 组诗,题材:边塞诗 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边塞诗: 以歌咏边塞军旅生活或描述边塞奇异风光为主要内容。以其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典型地反映出时代的精神风貌,尤其它悲壮、雄壮的境界,使人耳目一新,令人感叹不已。 理解诗题 学法导读(四步品诗法)。 1.解释题目,了解作者。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尝试背诵。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 说说诗句的意思。 《从军行》自主阅读提示 目标要求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品意境、悟诗情 4.诵诗句、背诗文 四步品诗法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把握节奏,注意停顿。 3.读出感情,悟知诗意。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自主朗读 青海长云暗雪山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环境恶劣 边戎环境 朗读指导:读出沉重压抑之感。 前两句以景物渲染气氛,烘托出边塞环境的恶劣,戍边将士的辛苦。 思乡情怀 孤城遥望玉门关 思念家乡 朗读指导:读出孤寂、忧伤的语气。 环境险恶 战争频繁 赞扬将士们不畏艰险、奋勇战斗的英雄形象。 守边之苦 战事频繁 黄沙百战穿金甲 边塞战场的特征。 朗读指导:读出低沉、忧抑的语气。 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长,战斗艰苦。 将士们豪壮的誓言 表达了戍边战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写法:直接抒情 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斗志情怀 不破楼兰终不还 朗读指导:读出激昂、坚定的语气。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边地之景:荒凉 思归之情:深切 久戍之苦:残酷 破敌之志:豪壮 意境感知 青海湖上空浓云密布,积雪的祁连山都显得阴暗了;向西远远眺望,只看见玉门关那座孤独的城池。黄沙把身经百战的将士们的铠甲都磨穿了,不打败进犯的敌人,绝不回家。 诗意 结合主题,背诵古诗。 《从军行》描写了边塞环境的恶劣,戍边将士的艰苦,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 主题感悟 学法迁移 自主理解 学习活动三 快要天亮 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