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07318

部编版必修4高中政治5.2社会历史的发展课件(共41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522142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41张,课件,发展,历史,编版
  • cover
(课件网)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5.2社会历史的发展 目录 总议题:探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怎样的 一、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二、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忆一忆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 矛盾 那么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又是什么呢? 社会矛盾 社会两大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壹 1.理解四个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2.厘清两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把握两条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产生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自主学习 要求:时间3分钟,阅读教材62-64页,勾画梳理以下问题 《管子》中说: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孔子主张先使民“富之”,然后才能“教之”。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我们想要有所作为,首先必须活着,活着就需要吃喝住穿等,也就是要有物质生活资料。” 如果你需要在荒岛上生活一周,你会带哪三样东西?为什么? 物质生产在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 (一)物质的生产方式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生产活动(≠科学实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 生产方式 最革命、最活跃 1.含义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指的是一定社会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具体样式或形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2.地位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1.生产力 (2)基本要素 (3)地位: (1)含义: 劳动者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主要指生产工具(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2.生产关系 (2)基本要素 (1)含义: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 人与人的地位与相互关系 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加 工 利 用 劳动者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生产力 决定性因素 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 客观物质力量 谁来改造 怎么 改造 改造 什么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生产资料 (石器—铁器—机器—机器人 ) 生产关系 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 公有制、私有制 平均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 按资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平等互助、雇佣剥削 决定作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由于工具改进,部落中一部分人的生产能力和财富远远超过其他人时,将产生什么结果? 使用石器 生产资料公有制、年龄与性别相同的 人具有同等社会地位、集体围捕猎物 并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使用青铜器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主和奴隶是赤裸裸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奴隶劳动创造的产品全部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决定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材料说明什么道理?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 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 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思考:材料说明什么道理?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