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07410

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522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二,学期,4月
  • cover
浙江省 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学校、座位号等信息,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新新闻主义之父”汤姆·沃尔夫,在叙事学理论中提出运用“场景”一词,他认为叙事手法的显著形式之一是“场景建构”。“场景”展现出故事发生的时空关系,延伸着故事所蕴藏的现实意义。文博类电视综艺节目所展现出的场景,表现着特定的叙事时空。虽然在叙述空间的场景建构上不同的节目存在差别,但叙事角度和出发点都大同小异,大多是从宏大的历史叙述转向以个体视角进行叙述,使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更能引起人们对文博、博物馆的关注。 《国家宝藏》在舞台设计上采用9根冰屏柱,能够在舞台上通过吊点轨道实现随着场景进行不同的位置变换,使舞台呈现出“前与后”“内与外”“虚与实”的多维立体空间。同时,冰屏柱也为大屏及舞台的分布使用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能够让舞台呈现出变化万千的样态。节目还运用了360度全息幻影成像系统,将文物的三维画面成像悬浮在半空中,并且随着嘉宾的讲解去展示文物的不同角度。文物所带来的历史感与科技感在同一时空下出现,仿佛穿梭于时空隧道带来强烈的纵深感,视觉上的冲击不言而喻。又如《中国考古大会》首次从考古探秘理念切入,建立四重考古空间,一层层解锁任务重现考古场景。节目立足于考古工作的特点与大众需求的痛点,结合VR、AR、AI、8K、裸眼3D等前沿技术复现各大遗址的鲜活风貌,使嘉宾沉浸在视觉奇观当中,展开可看、可听、可触的亲密互动。借助技术手段更好地服务于内容表达,突破时空局限,让每期舞台变成浓缩遗址、讲述文明的灵动载体,带领大家走进广袤天地,穿越历史时空,触摸中华文明脉动。 “环境和背景是电视叙事的意义、主题表达的重要元素。”节目通过对镜头与舞台空间的精心设计,以此强化叙事的作用。运用镜头景别的变化,体现故事的层次,突出叙述重点;运用景别与景深的相互配合,使节目的叙事范围得以扩展,使观众清楚、有条理地理解内容的叙事层次;在推拉摇移中,通过镜头的运动吸引观众的注意,观众的情绪也随着镜头的节奏跌宕起伏,从而放大节目的叙事效果。例如《上新了·故宫》的表演场景,在被烧毁的延禧宫前,用特效技术将水晶宫的理想画面呈现给观众。鱼儿们在玻璃窗外游来游去,观赏者站在房间里,从对立的角度欣赏这水光潋滟的景色。表演场景中的事物活灵活现,与面前稍显残破的真实景象形成强烈反差。历史与现实在同一个叙述空间中交辉相映,强烈的对比冲突让观众对于故宫的历史变迁有了更为直接的感受。同时,通过对庞大的建筑文物进行细节刻画,更直观地诉说故宫的遭遇。又如河南卫视《隐秘的细节》,不同于其他的文博类节目,该节目中参考了大量史料信息去还原宏大的中国古代地理图景,运用地图遥感数据生成的地形图对古代的地形进行建模,用三维动画的形式向观众构建了一幅幅生动逼真的古代生活场景。节目以小见大,着重于发掘文物中隐藏的细节,对不同场景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3D建模,让观众换一种角度去解读历史,更为严谨、直观。 为了增强观众的沉浸式体验和节目的交互性,新型文博类综艺节目在诸多方面展开积极探索。比如《上新了·故宫》的第二季《韩熙载夜宴图》的现场实景演出中,明星开发员在戏剧实景当中穿梭,仔细地观察和思考画作上的细节。作品的表意文本与现场表演的情景文本在内容上构成了互文性对照。嘉宾的存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