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09050

第6课 狼牙山五壮士 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6933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课,狼牙山,壮士,课件,2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6课 狼牙山五壮士 1937年,日本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他们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肆意践踏,中华儿女奋起抗争,涌现了一批批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下这五位抗日英雄。 课文导入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 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西南部。是晋察冀边区东大门,因其峰峦状似狼牙而得名,有5坨36峰,远远望去,群峰突兀连绵,壁若刀劈斧凿、它不仅在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抗日根据地的武器装备库。 1941年9月25日,日军纠结三四千人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当时在这一地区荫蔽着我们许多干部和三四万群众。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这个连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七连经过顽强抵抗,转移了 历史背景 日军注意,使日军以为七连是八路军主力,在战斗中丧失了500多名日伪军。但由于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决定将连队主力和干部转移到龙王庙,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 六班五名战士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为咬 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利用地形,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悬崖。 晋:山西 冀:河北 察:指察哈尔省,是民国时期设的一个省,省会为张北(今张家口市)。建国后一部分划归内蒙古,一部分划给河北。 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的转移,诱敌上山,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壮士热爱祖国、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主题概括 字词学习 抡(lūn) 砸(zá) 日寇(rì kòu) 仇恨(chóu hèn) 晋察冀(jìn chá jì) 手榴弹(shǒu liú dàn) 横七竖八(hénɡ qī shù bā) 悬崖绝壁(xuán yá jué bì) 全神贯注(quán shén ɡuàn zhù) 斩钉截铁(zhǎn dīnɡ jié tiě) 热血沸腾(rè xuè fèi ténɡ) 居高临下(jū ɡāo lín xià) 粉身碎骨(fěn shēn suì ɡǔ) 惊天动地(jīnɡ tiān dònɡ dì) 昂首挺胸(ánɡ shǒu tǐnɡ xiōnɡ) 气壮山河(qì zhuànɡ shān hé )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昂首挺胸:仰起头,挺直胸脯。形容斗志高昂,无所畏惧。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2.课文主要包括五部分,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第一部分: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诱敌上山。 第三部分: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峰顶歼敌。 第五部分:跳下悬崖。 3.文中两次写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第二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因为第一次掩护任务是服从上级的安排,而第二次掩护任务,他们为了更好地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决心把敌人引上绝路,做好了牺牲自已的准备。把第二次作为重点来写,更能突出“壮士”之举。 4.可不可以把课文题目中的“五壮士”换成“五战士”?为什么? 不能。因为“战士”仅仅表明了他们的身份,不含歌颂的意味。而“壮士”则不同 , 含有对五位战士的敬佩之情,这五位战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英勇杀敌、敢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