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10085

2.2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课件 (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4-05-3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24596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第二,必修,苏教版,生物,高一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1962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 DNA 分子有关,在颁发时,英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已经在四年前因病去世。很多科学家为富兰克林的英年早浙感到惋惜,认为不该忘记她为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那么,富兰克林为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富兰克林为 DNA 分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什么贡献 事实: 1.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果莫过于遗传学中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在此之前,人们对于 DNA 分子结构还不甚了解。许多科学家都在为此探索。 2. 英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用X射线穿过潮湿状态下的 DNA 纤维形成明暗交替的衍射图像,再把从不同角度获得的同一纤维的衍射图像综合起来,分析组成的原子如何排列。 3.1952年,富兰克林不断地完善研究工作,获得了一张 DNA分子的X射线衍射图片(图2-2-1)。她通过解析,推断DNA分子可能由两条链组成。这对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50年代,科学界掀起了对DNA的研究热潮。当时两位年轻科学家在富兰克林关于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片的启发下,最终揭示了DNA分子结构。他们所建立的DNA分子结构模型具有哪些特点呢 沃森和克里克解开了 DNA 分子结构之谜 在富兰克林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DNA分子时,其他科学家也在为探索DNA分子结构进行不懈的努力。 20世纪30年代后期,瑞典科学家证明了DNA分子是不对称的。20世纪40年代后期,科学家又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并通过计算得出DNA分子的直径约为2nm。 1951年,奥地利科学家查哥夫在定量分析几种生物DNA分子的碱基组成后,发现DNA分子中腺嘌呤(A)的量总与胸腺嘧啶(T)的量相当,鸟嘌呤(G)的量总与胞嘧啶(C)的量相当。 当时,沃森和克里克也在一起研究 DNA 分子结构。与其他科学家相比,他们年轻,知识和经验也相对缺乏,但他们非常注意吸收其他科学家的成果和建议。他们学习并利用当时一些化学家建构蛋白质分子模型的方法来研究 DNA 分子结构。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富兰克林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片对他们的启发很大。 他们又参考了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关于图片的说明,在1953 年提出了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图2-2-2)。据说,1953年2月28日克里克冲进剑桥大学校园内的“老鹰”酒吧,大声宣布:他和沃森“已经发现了生命的秘密”!大约两个月后的4月25日,他们撰写的千字论文(图2-2-3)发表在《自然》上,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沃森和克里克因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与威尔金斯一起,于1962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 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成为脱氧核苷酸链。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有四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 沃森和克里克认为:DNA 分子的立体结构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这两条链按照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双螺旋结构的外侧,构成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DNA 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双螺旋结构的内侧。DNA 分子中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与T配对,G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称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碱基对中,A和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和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图2-2-4) 组成DNA分子的碱基虽然只有四种,但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例如,一个DNA分子如果有 4000 个碱基对,这些碱基对就可能有 44000 种排列顺序,而碱基对不同的排列顺序可能代表不同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DNA分子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特定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 分子的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