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11863

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三份打包)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91201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七
    (课件网) 第七单元 旧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时空 纵览 政治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革命成果最终落到袁世凯手中,随后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经济 中国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同时,官僚资本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垄断 思想与社会生活 思想:三民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中国人民力图使中国快速近代化的迫切要求;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推动了思想文化的革新 社会生活:南京临时政府的除旧布新改革,使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朝着近代化的方向发展 阶段特征 横联 从《辛丑条约》签订后到五四运动前这一历史阶段,主要处于晚清后期和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即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时期 辛亥革命 第17讲 课 程 标 准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历史局限性。 考 情 分 析 1.频率题型:该部分是高考中频考点,多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也有所涉及 2.情境设计:高考多以原始史料入手创设学习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围绕辛亥革命的背景、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影响进行考查。如(2023·全国甲卷,28)革命思想的传播;(2023·1月浙江选考,7)临时约法;(2022·天津卷,6)革命运动发展特点;(2022·江苏卷,7)辛亥革命的影响;(2022·湖北卷,7)辛亥革命的影响;(2022·山东卷,6)清末新政;(2021·广东卷,7)三民主义;(2021·湖南卷,8)武汉发展概况 3.核心考向:清末新政;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整 体 感 知 内 容 导 航 一 梳理必备知识 二 突破关键能力 三 链接高考热点 四 课时精练 梳理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1.客观形势: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进程 知识点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新政” 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预备立宪” 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2)影响 ①“新政”: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②“皇族内阁”:使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2.主观努力:革命派的准备 组织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2)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 思想 (1)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 (2)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三民主义” 军事 (1)孙中山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 (2)以徐锡麟、秋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党人前仆后继,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 (3)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 1. 挖掘 · 教材信息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摘自必修纲要上教材) 结合中国同盟会纲领,分析孙中山革命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答案 进步性:谋求民族独立,建立民主共和。局限性:具有种族主义思想。 2. 图解 · 关键知识 三民主义内涵示意图 1.历程 知识点二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爆发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成立湖北军政府,14个省和上海宣布独立 高潮 民国建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结果 果实易手 1912年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约法颁布 时间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