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13043

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38757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西省,考试,解析,原卷版,地理,期中
    高三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1月28日,武汉市统计局公布数据: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0011.65亿元,同比增长5.7%。至此,武汉市成为我国第9座(不含港澳台地区)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经济大城,其余8座城市分别为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重庆市、苏州市、成都市、杭州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9座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经济大城( ) A. 均位于中东部地区 B. 能源资源储量充足 C. 大多都位于湿润区 D. 都位于第三级阶梯 2. 武汉市发展成为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经济大城,主要依靠( ) A. 农业发展基础好 B. 优越的地理位置 C. 信息和文化赋能 D. 产业和科创强市 3. 与杭州市相比,苏州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 A. 历史文化悠久 B. 行政级别更高 C. 距上海市较近 D. 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1. C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分析可知,我国9座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经济大城中,北京市位于半湿润区,其余8座城市都位于湿润区,C正确;9座城市中,东部地区6座(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苏州市、杭州市),中部地区1座(武汉市),西部地区2座(重庆市、成都市),A错误;东部很多城市能源资源储量并不充足,B错误;成都市、重庆市位于第二级阶梯,其余7座城市都位于第三级阶梯,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武汉市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基础好,随着产业升级,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同时,武汉市拥有多所国家级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强。综上,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及科技创新发展,是推动武汉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D正确;农业发展基础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信息和文化赋能也能促进武汉市的发展,但不受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与杭州市相比,苏州市距上海市较近,承接上海市的产业转移较多,受上海市的经济辐射显著,经济发展较快,C正确;杭州和苏州历史文化均较悠久,A错误;杭州为省会城市,行政级别更高,B错误;苏州矿产资源并不丰富,D错误。故选C。 【点睛】工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2013年开始,拉萨市政府正式开始拉萨河建设项目,规划为“一带六径”的形式,“一带”指以拉萨河为中心的滨河景观带,“六径”指6座南北向跨河大桥。自此,拉萨河拉开了滨河空间建设的序幕。下图示意拉萨主城区拉萨河段南北两岸重要道路及主要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与南岸地区相比,图示拉萨河北岸地区( ) A. 后备土地资源多 B. 文化功能明显 C. 基础设施条件差 D. 人口密度较小 5. 拉萨市规划建设6座南北向跨河大桥的主要目的是( ) A. 吸引人口流入 B. 形成拉萨市新地标 C. 改善居住条件 D. 促进经济协同发展 【答案】4. B 5. D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拉萨河北岸地区分布有布达拉宫、大昭寺,西藏博物馆、罗布林卡等著名景点和西藏大学,由此推测北岸地区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