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15052

天津市双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71888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天津市,地理,解析,原卷版,试题,期中
    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60分) 下图是某热带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在 A. 0~500 m B. 500 m左右 C. 500~1500 m D. 1500~2000 m左右 2. 该海拔区域人口比重大的原因可能是 A. 气候适宜 B. 水源充足 C. 地形平坦 D. 靠近海洋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图中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大值约40%,对照纵轴海拔高度对应的海拔高度大约在500~ 1000米,C正确。故选C。 【2题详解】 图示区位于热带地区,气候闷热潮湿,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在低海拔处人口分布少。人口比重大的原因可能是海拔高处气温较低,气候适宜,A对,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的沿海平原地带,该海拔区域不是平原,CD错。水源充足不是主要原因,B错。故选A。 人户分离是指人口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及以上的现象。我国5亿人户分离,一部分是跨省市的流动人口,一部分为市辖区内,变化最大的是市辖区人户分离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即“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 A. 河南省 B. 湖北省 C. 山西省 D. 北京市 4. 导致我国市辖区人户分离人口变化大的主导因素可能有( ) ①工作需要②政策放宽③子女上学④交通改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3. D 4. C 【解析】 【3题详解】 “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说明大量人口没有当地户籍,多为迁入人口。当前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表现为由欠发达地区迁移到较发达地区。人口迁入地为较发达地区,我国河南省、湖北省、山西省整体经济相对较落后,人口迁出较多,ABC错误;北京市是我国首都和直辖市,经济较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较高,人口迁入多,成为“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地区,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近些年我国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内部的发展、变化是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的主导因素。比如,因工作的需要人们搬离户籍所在地到城市的其他市辖区居住;或因为子女接受教育的需要,搬离户籍地到学区附近(城市的其他市辖区)居住,引发人口流动,造成“人户分离”,①③正确;政策放宽、交通改善会加快人口流动,但对“人户分离”的影响不如工作和子女教育,②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政策、政治、军事等。其中经济因素中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当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因素。 下图为山西省人均耕地、人均粮食消费(折合)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变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数量减少 B. 科学技术进步 C. 消费水平提高 D. 耕地总量增加 6. 提高山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 A. 降低消费水平 B. 限制对外开放 C. 鼓励人口外迁 D. 发展地方经济 【答案】5. C 6. D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数量在增加,其人口承载力的降低与人口数量的增加可能有一定的关系,故人口承载力变低不是人口数量减少导致的,A错误;科学技术进步可以使人口承载力提高,B错误;读图可知,2015~ 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主要是以人均粮食消费量的提高所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口承载力降低,C正确;耕地总量增加应导致人口承载力增大,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降低与人口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