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1707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第3课时 教案

日期:2024-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337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 cover
课题 1、《古诗三首》 课时 第 3 课时 主备人 备课组长 日期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减”字,会写“梅、溪”等4个字。2.学生能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理解古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想象画面。3.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这得益于学生课活动的开展。在课前让生和师一起诵读学过的古诗,进行对诗游戏,不仅达到调动以往的学习经验,巩国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为学习本课作了铺垫。 重点 学生能认识“减”字,会写“梅、溪”等4个字。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学生能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理解古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想象画面。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意义导入 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代诗人曾几写的古诗。(板书课题)2.简介诗人曾几。(课件出示诗人简介) 二、新课学习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1)(课件出示生字)要求把字读准确。(2)自由读,指名读。(3)师生共同正音:“泛、减”是前鼻音。(4)开火车读,齐读。2.教师范读,男女生分组读。(课件出示划分朗读节奏的诗句)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吟诵感悟,想象画面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课件出示问题)(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三衢山的?他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2)作者沿途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注释和插图想象画面,小组交流。(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3.全班交流。(1)课件出示问题。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给人以的感觉。指名回答。(日日晴 喜悦)(2)读第二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却”是什么意思,这句诗写了什么。指名回答:“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3)哪句诗是作者沿途所见?(课件出示第三、四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不减”“添”分别是什么意思?(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添:增添。)正当诗人游兴高涨的时候,看到树上美丽的黄鹂,听到其叫声,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课件出示后两句诗)齐读后两句。引导学生用关联词填写后两句。(不但)绿阴不减来时路,(而且)添得黄鹂四五声。4.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会写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形近字比较:海—梅喊—减眨—泛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梅、溪、泛、减: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3.教师范写,提示重点笔画。溪:右部是“爫+幺+大”。 泛: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平展。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拓展迁移 教师安排学生积累描写春天,并且含有动物的诗:《绝句》《江畔独步寻花》。 四、课堂小结 诵读总结: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这首诗。3.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4.齐诵本诗。 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预习第二课《燕子》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