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18850

【初中语文】技法指导 2-1-6如何联想 课件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2554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初中,语文,技法,指导,2-1-6,如何
  • cover
(课件网) 老 泥 阅 读 和 写 作 培 训 80后作家韩寒参加第一届新概念作文比赛时,老师一言未发,只在讲桌上放了一杯水,然后往水杯里扔了一块布。韩寒据此作文,一举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此后,又引发了一股“韩寒热”,也才有了今天的韩寒。这篇文章,就是《杯中窥人》。韩寒写到: 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 由一块布沉入杯底的过程,韩寒联想到人被社会这个大染缸污染的过程。 这就是联想和想象的魅力,它可以让我们的文章更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单元导读 技法导航 一、什么是联想 联想是写作中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 注意两个要素:(1)有一定联系;(2)别的事物。 生活中常有联想:一提到蓝天,往往想到白云;一提到秋天,往往想到果实累累。它们为什么会被联系在一起呢?时空上往往相伴,令人不由自主将它们联系在一起是主要原因,这就是相关联想。再比如,“祖国的花朵”是对小朋友常见的比喻,为什么不想到棉花、荷叶、南瓜,而是祖国的花朵呢?因为花朵鲜艳、娇嫩、充满生机、惹人喜爱和小朋友一样。这就是相似联想。 技法导航 二、联想的方法 1.相似联想法 指由甲事物联想到在某种特征上与它相似的乙事物,二者间存在着相似性。如《白杨礼赞》由“不平凡”的白杨树联想到同样“不平凡”的西北抗日军民,进而联想到民族精神和意志;《马说》由无能的“饲马者”联想到愚妄无知的封建统治者。 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文章的构思与立意,都能用到相似联想。 (1)语言表达 现代作家鲁彦描写海潮的声音: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赏析】海潮之声看不见摸不着,作家展开相似联想,寻找六种类似事物,连用比喻,借视、听、味、触等感受来描写海潮声,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这就做到了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表现出大海的静。 技法导航 二、联想的方法 1.相似联想法 指由甲事物联想到在某种特征上与它相似的乙事物,二者间存在着相似性。如《白杨礼赞》由“不平凡”的白杨树联想到同样“不平凡”的西北抗日军民,进而联想到民族精神和意志;《马说》由无能的“饲马者”联想到愚妄无知的封建统治者。 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文章的构思与立意,都能用到相似联想。 (2)篇章构思 列夫·托尔斯泰写过一部著名短篇《霍尔斯托梅尔》,其灵感源于一匹马引发的联想。 一次,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一起散步,在牧场上见到一匹瘦弱可怜的马,它“模样可怜,疲惫不堪,四肢弯曲,瘦骨嶙峋,衰老和劳累把它完全压垮了,连草都叼不起来,只能站着挥动尾巴,驱赶骚扰它的苍蝇。”他们向这匹马走去,托尔斯泰开始抚摸它。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为屠格涅夫讲述这匹马的情感、思想和经历,两人同时进入了这不幸生灵的内心世界。屠格涅夫甚至怀疑,托尔斯泰什么时候真的是一匹马。以此为据,托尔斯泰通过描述一匹衰老的马的命运,来揭露它的主人巧取豪夺、尽情挥霍。小说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托尔斯泰在构思中运用联想,由形入神,由果溯因,由马及人,这是多么可贵的形象思维啊! 技法导航 二、联想的方法 2.相关联想法 即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联结到与其有某种联系(或是时间,或是空间,或是原因和结果,或是条件和结局)事物的联想。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如《海燕》由海燕联想到海面的风云变化;由彩虹想到与之相关联的晴天、灿烂的阳光、叶子上晶莹的水珠(与彩虹同时出现的)、关于彩虹的儿歌、欢乐的童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