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19161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25张PPT)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240229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学习目标 1.能概述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 理解其意义。 2.能记住我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3.能掌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果和意义。 新课导入 同学们,这是我们国家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你们都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你知道我们国家又实行怎样的少数民族政策呢?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提出 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各民族之间既有和睦相处,也有矛盾冲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   秦汉时期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大迁徙、大交融;隋唐时期,各民族在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宋辽夏金时期,政权并立,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并未中断;元明清三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开启了自觉发展新阶段,各族人民共御外敌,休戚与共。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前提 地方 权限 1949年 1954年 1984年   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经历了制度化、法律化的过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情况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设立)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设立)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设立)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设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设立) 自治区域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1947年建立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根据材料及教材,找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根据材料及教材,说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意义。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二、共同繁荣发展 (一)背景   我国少数民族在民主改革前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存在,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 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约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制残余的,当时约有60万人口。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各民族的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二)措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