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24183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44943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西壮族自治区,期中,解析,原卷版,试题,历史
    2024年春季期七年级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历史 注意: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绘制时间轴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下图中“?”处对应的史实是 A. 开凿大运河 B. 隋朝统一全国 C. 唐朝的建立 D. 贞观之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杨坚灭掉了陈,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故B符合题意;605年开凿大运河;618年唐朝的建立、李世民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589年”是解题的关键,589年杨坚灭掉了陈,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2. 某学者认为,科举制最重要的功能是促成一个不靠出身而以考试入流的官僚阶层取代世袭的封建贵族阶层。该学者意在说明科举制( ) A. 是历朝唯一的选官制度 B. 注重依据门第选拔官员 C.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 限制考生自由发表观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科举制最重要的功能是促成一个不靠出身而以考试入流的官僚阶层取代世袭的封建贵族阶层”可知,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项正确;科举制度是隋唐以后的选官制度,但不是唯一的选官制度,排除A项;科举制度注重依据考试成绩选拔官员,排除B项;科举制度考生可以自由发表观点,排除D项。故选C顶。 3. 贞观年间,唐太宗与群臣讨论安危之本时说:“炀帝骄暴而亡,公辈所亲见也。公辈常宜为朕思炀帝之亡……”材料说明唐太宗治国注重( ) A. 增强国力 B. 发展农业生产 C. 强化君权 D. 吸取隋亡教训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公辈常宜为朕思炀帝之亡”并结合所学可知,炀帝指的是隋炀帝,因此说明唐太宗善于吸取隋朝灭亡教训,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增强国力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农业,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君主权力的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 4. 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发展,是唐朝的三个巅峰,下列统治举措方面属于他们相似的是( ) ①重视人才,知人善任 ②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农业生产 ③重视科举考试 ④完善三省六部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据材料“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发展,是唐朝的三个巅峰”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初期经过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出现了“盛世的景象”,三位统治者的举措有①重视人才,知人善任,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美谈;武则天在位时期提拔狄仁杰为宰相,任贤纳谏 ,①正确;三位统治者在位时期均不同程度的②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农业生产 ,②正确;三位统治者在位时期③重视科举考试,唐太宗时期,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武则天创立的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③正确;唐太宗时期④完善三省六部制,与武则天和唐玄宗无关,④错误。选择A项。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5. 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图片展览。下列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推广了重要的生产工具,有曲辕犁、筒车,B项正确;唐三彩是唐朝手工业的代表事物,占城稻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