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24909

2024届湖南名校联盟高三全真模拟(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108439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适应性,解析,原卷版,试题,历史,考试
    2024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湖南洪江高庙下层文化遗存距今7000多年,出土了大量打制石球、石锤,磨制石器(如斧、凿等)数量很少,各种水、陆生动物骨骸堆积如山,植物遗存数十种且数量巨大。据此可以推知,高庙下层文化( ) A. 以采集渔猎为主 B. 尚术开始定居生活 C. 处于旧石器时代 D. 已经产生原始农业 2. 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占领陈后,三老、豪杰建议“复立楚国之社稷”,陈胜乃建号“张楚”。项羽在彭城建“楚”,号西楚霸王,分封诸侯。这折射出( ) A. 秦朝的暴政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B. 农民起义迫切需要树立政权合法性 C. 秦文化的扩张严重滞后于政治发展 D. 楚文化在秦朝末年最具社会影响力 3. 《隋书》载: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恶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这一变化( ) A. 说明隋朝地方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B. 体现了隋朝国家治理能力增强 C. 折射出科举制度完善了选官机制 D. 反映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4. 据下表可知,元朝行省制度的调整( ) 元初七省至元中期十一省的分置沿革 至元十七年(七省) 中书省 江淮行省 福建行省 湖广行省 江西行省 陕西四川行省 云南行省 至顺元年(十一省) 辽阳行省 岭北行省 中书省 河南江北行省 江浙行省 湖广行省 江西行省 陕西行省 四川行省 甘肃行省 云南行省 略当今地 东北以北至北冰洋 内蒙古一隅及外蒙古以北至北冰洋 北京、河北、山东、山西 江苏、安徽北部及河南、湖北大部 苏南、浙江、福建 湖南、广西、海南及黔东鄂南一隅 江西及广东,但无雷州半岛 陕西及甘肃东部 四川大部 甘肃大部、宁夏及内蒙古西部 云南及贵州西部、缅甸泰国北部 A. 源于元朝空前广袤的疆域 B. 源于元朝一体化治理的需要 C. 有利于中央有效节制地方 D. 确立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 5. 17世纪末至18世纪,日本据《农政全书》编写了“救荒本草”“野菜谱”“甘薯记”。1735年,法国《中华帝国全志》出版,书中含有《农政全书》的部分内容,1738年,该书英译本在伦敦出版。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当时中国科技继续保持世界领先 B. 当时的中国短暂恢复了对外开放传统 C. 外国借助中国文化进行社会革新 D. 《农政全书》集中国传统农技之大成 6.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上折提议“速向英俄德诸国……恳其实力相助”。此后,在俄、德、法三国干涉下,日军退离辽东半岛,辽东半岛最终重回中国怀抱。为了酬谢,奕?奏请清廷赏给三国使节“宝星”以示嘉奖。这一事件( ) A. 说明清廷未改变天朝上国思想 B. 反映清政府深谙近代外交 C. 体现了清政府外交策略的调整 D. 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7. 胡适认为五四运动应始于1917和1918年发展的新思想运动。历史学家何干之则主张五四运动应始于《青年杂志》创刊。据此可知,他们认为五四运动( ) A. 以北大学生为革命的先锋 B. 是新文化阵营分化的结果 C.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延续了民权和觉醒的信念 8. 1947年2月,国民党政府颁布“经济紧急措施”法令,对米、面粉、棉纱、布匹、燃料、食盐、食糖、食油等主要生活必需品制定价格限制,禁止黄金和外币的买卖流通,规定公职人员工资冻结在1947年1月的生活指数标准上。这一举措( ) A. 表明全国财政经济陷入崩溃 B. 客观上促成了第二条战线初步建立 C. 反映国民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D. 折射出国共军力对比发生根本变化 9. 如图是1972年的宣传画《工业学大庆:向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同志学习》。该绘画意在( ) A. 赞美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B. 弘扬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