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26038

【核心素养】第16课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292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3-2024
  • cover
第16课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并积累“襁褓、肤浅、分崩离析、行将就木、自圆其说”等词语。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与作者相关的知识,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感受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公平竞争的意识,用体育精神来激发自己生活、学习的激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层次,整体感知内容,抓住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思想内涵及时代意义,并从中受到启示。 三、教学设想 这篇演讲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发表的,是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以饱含喜悦的心情引领听众去联想奥林匹克精神无限美好的前景。这篇演讲词和他的诗歌《体育颂》一起成为世界文化史和体育史上不朽的篇章。 本文是一篇演讲,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梳理演讲的思路,把握演讲的内容,理解演讲者阐述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然后通过朗读和倾听,感受演讲语言的庄重典雅风格,体会作者的感情,激发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与拥护。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虎年立春夜,在双奥之城北京拉开了第24届冬奥会序幕,我们首先走进开幕式欣赏一个视频(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五环破冰而出的画面)。“互相走进,大家融为一体”这种大国担当,包容,宽广的胸怀,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到那令人激昂澎湃的会场,听听顾拜旦为奥运会在全世界推广所发出的声音吧!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少年时代酷爱体育,对古希腊文化充满兴趣。1896年创办现代奥运会,开始了体育活动家的生涯。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之职长达28年之久,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2.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冲击了原定在1916年举行的第六届奥运会,中断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燃烧的战火,使巴黎日益受到威胁。1915年国际奥委会将总部从巴黎迁到了瑞士洛桑。本文是顾拜旦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加之在此之前,奥林匹克运动在西方世界被蒙上一层阴影,暴露出不少弊端,比如裁判不公、服用兴奋剂、以车代步等,这类事件在顾拜旦看来显然完全违背了他所提倡的奥林匹克精神。这使他忧虑不安,并敏锐地看到了当时社会出现的一些不利于体育健康发展的潜在危机,因此他大声呼吁,希望世人能全面、充分地理解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崇高理想。 3.知识链接 奥林匹克运动(Olympic Games),即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是国 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领导的国际社会运动,也是一种融体育、教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持续性、世界性的活动。其核心骨干组织系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思想,以奥运会为周期的活动体系。奥林匹克运动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体育运动和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目的在于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浩劫(jié) 襁褓(qiǎnɡ bǎo) 萦绕(yínɡ) 拙劣(zhu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